Re: [求助] 老公打小孩,我發瘋摔東西

看板marriage (婚姻)作者 (Cal)時間11小時前 (2025/11/17 14:06), 編輯推噓0(1123)
留言25則, 6人參與, 50分鐘前最新討論串25/26 (看更多)
我們家是還從沒有打過體罰過小孩, 所以大概會被你歸成堅持不體罰的家長吧? 對我來說一來是從來就沒有覺得有必要用打的來教, 兩個小孩都小學了也從來都沒有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會想到要去用打的, 就....沒必要啊? 另外一點就是覺得如果真的去打小孩, 那小孩會不會也就學會了遇到問題就先動手打人解決再說, 而不會冷靜去思考怎麼處理事情? 會這麼想是因為帶過很多兒童的活動, 看到許多比較不好管教的小孩, 其實他們的行為模式就跟帶他們來的爸媽是一個樣, 遇到事情爸媽用吼的, 小孩多半遇到不爽的事情也是用吼的, 遇到事情爸媽一巴掌下去的, 小孩多半遇到類似狀況也是拳頭就先出去了, 「簡單有效率又立馬見效」真的是完美描述這樣的模式, 甚麼不想見到的事情, 一吼一打下去就馬上消失了. 但問題是這樣除了解決了情緒外, 有實質解決甚麼事情嗎? 很多時候其實沒有, 問題還在那, 只是被壓住了, 頂多就是暫時不會影響到現場其他人, 但這樣情緒越埋越深真的好嗎? 整串回文跟推文看下來, 有些事情其實無法理解, 像是燙到吧, 很難想像大多數人是靠用打的來被教導說碰到火會燙, 總覺得這應該不是常態吧? 日常生活中很多機會學到燙的概念阿, 例如正在泡的奶, 小孩可能爬去或走去抓一下就燙到鬆手, 這時候大人肯定會講「這個燙燙,等等再拿」之類的吧, 一歲半到兩歲生活經驗稍微多了一些就知道燙是甚麼了呀, 有必要用打的來讓小孩知道燙是甚麼嗎? 至於玩火, 我也不太明白為什麼需要用打的, 我兩個小孩我都是在三歲生日的時候跟他們說, 蠟燭上面的火焰很燙, 比剛泡好的奶瓶還有剛煮好的湯還燙, 手放在上面你的手手很快就會變成像是烤雞那樣, 沒辦法變回來了, 所以我們不要去碰火焰, 好嗎? 然後火焰跟燙傷這件事情它們就都知道了呀, 根本沒有必要用打的啊? 另外一歲半到三歲這段時間, 奶瓶我都會先放到降溫到50度左右, 就放到他們面前, 讓他們用手戳戳看還燙不燙, 碰一下手馬上縮回來是完全沒可能受傷的, 但小孩就很清楚甚麼是燙, 甚麼是不燙了呀, 再大一點比較能用語言溝通的時候就可以用程度跟例子來形容有多燙了, 不是嗎? 用電也是, 兩三歲時候其實就可以用講的了, 冬天擦一下乾燥的毛衣, 讓他們碰一下嚇一跳也就得了, 就可以跟它們說明甚麼是電到, 這時候他們也有比較程度的概念了, 跟他們多講幾次插座的電比衣服放出來的電大很~~~~多, 會很痛而且跟火一樣可能會燙傷, 原本兩個小孩一兩歲時都對插座很有興趣的, 在還無法用講的時候就是都插著插座保護件擋著, 在能聽懂人話後講幾次後他們看到插座也會小心翼翼了, 這應該也不太需要用打的吧? 還有版友提到早上不肯出門影響到大人時間甚麼的, 我也不太明白這為什麼需要用打罵的? 打下去罵下去難道不會讓小孩變得更不想跟你說原因嗎? 我們家兩個小孩幼兒園的時候有時候會不想出門, 我們可能就會說學校有甚麼甚麼好玩啊~ 有哪個同學在等你一起玩啊, 或是可以打扮一下去給同學看阿, 或是問問他不想出門在家想做甚麼呀, 如果爸爸媽媽幫你問老師能不能拿去幼兒園這樣可以嗎? ....之類的 前一兩個月可能確實會花比較多時間吧, 不過之後他心裡在想甚麼就很清楚了阿, 之後再有突然出現不想上學的時候也就很容易可以問出為什麼, 也就比較容易跟小孩一起想辦法解決, 久而久之小孩也就跟著學會怎麼解決這些麻煩的事情了, 那不是很好嗎? 像是這學年老大換新的老師, 他覺得早自習壓力變得很大, 常常不想出門嚷著要我陪她去學校度過早自習, 我們就問說為什麼, 發生甚麼事嗎? 老大就說因為他早上要練團, 老師要大家做的事情早上根本弄不完, 團練會遲到, 樂團那邊就拿不到積分獎勵, 他不開心, 我陪他去的話她心情會好一點. 所以我就跟他說, 那你跟老師商量下有沒有可能早自習的事情時間挪一下, 看是不是下課時間或是中午再弄也可以? 然後我先陪你去團練一兩次跟樂團老師說教室的狀況, 這樣會不會壓力比較小? 老大就答應了, 樂團老師那邊我也就現場跟老師說新老師比較沒辦法讓他早來, 看有沒有其他甚麼名目可以再多獎勵孩子的, 比如說拍子特別穩阿, 音色特別好啊, 等等的, 讓他有機會可以追上積分, 樂團老師也答應了, 老大就心情比較好也比較願意多練琴, 然後過幾天班級老師就改變政策了, 隔天早上要做的事情要抄的聯絡事項, 前一晚就會先公布, 然後我們家老大就抓緊時間在前一晚就先把隔天早上的事情都做完了, 而這個新的政策就是我們家老大跟老師溝通出來的結果, 我是覺得他還滿厲害的, 這也正是我跟老婆希望訓練她能夠擁有的能力, 好好講, 有正當的原因希望老師做些通融的話通常老師應該是能接受的, 知識學習是很重要沒錯, 不過我覺得溝通事情的能力在人生中會更受用. 之前低年級的時候也有過他不想上學, 然後問他為什麼, 他說因為今天的課太無聊了, 他都會了, 我就問他說, 那你的好朋友XX也覺得很無聊嗎? 他說, 他也覺得很無聊, 因為她都聽不懂. 我就跟他說, 那你可以問她要不要你教她呀, 就像她教你OOXX一樣, 她可能也會跟你一樣很開心啊! 然後過陣子她跟我說, 原來教同學的時候有時候會發現自己有些東西還不懂! 於是上課就再也不無聊了....此後再也沒有提過上課無聊XD 試想如果單純只是因為想要她早點出門就用打用吼的, 而不去問孩子為什麼, 就只想著立馬見效達到大人想要的結果, 孩子能夠學會這樣的能力的機會是不是可能就被剝奪了? 至於處罰甚麼的, 我是覺得適當地做些處罰沒甚麼問題, 像是實施一些限制甚麼的, 但實在是想不到甚麼事情非得用打的, 我自己也不是在家被打大的, 也不是學得好好的? ※ 引述《jamo (hi)》之銘言: : ※ 引述《pipsqueak002 (耶! 好運還沒走~)》之銘言: : : 另外N大有一點值得大家參考的就是,教育觀念要留意不能單單參考學術研究。 : : 西方社會科學學界近十年來開始有檢討聲浪,兩個原因: : : 1.可重複性危機(Replication Crisis) : : 最經典的案例就是大家熟知已經被推翻的棉花糖理論, : : 後來被證明根本就是一開始取樣已經有錯誤,進而造成錯誤的結論。 : : 2.HARKing(Hypothesizing After the Results Are Known) : : 這個就是N大說的,先射箭再畫靶。 : : 一般來說研究者先看到一個結果,然後倒推一個理論來去解釋。 : : 這在社會科學特別常見,因為: : : - 人類行為其實變數太多 : : - 研究很難去控制那些變因 : : - 統計上多跑幾種模型,就能跑出「漂亮但偶然」的結果 : : 這也是為什麼某些社科研究會被批評為 p-hacking 或 garden of forking paths。 : : 但這也不是說社科得到的理論就不可靠或是不科學, : : 而是因為社會科學的天然複雜性,本來就比自然科學更大, : : 而且人類行為也不像物理定律一樣那麼穩定, : : 因此標準不能永遠用一套。 : : 不過這是題外話,大家知道一下就好。 : 其實體罰與否,我一直覺得各有各的菜,愛吃夾去配就好 : 一直到看到有人拿論文來說事,製造一副那種學界早已有定論的角度帶風向,我才覺得說這樣不太好 : 論文,特別是社會科學論文,出狀況的太多了,我 #1f4Wxko7 說過了也就不再重複 : 我要補充的是,不要以為歐美的東西就絕對先進又正確,先進的理念不一定帶來正確的結果,也不一定適合亞洲人! : 歐美能有左派提出先進的理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們一個從工業時代就有積累,一個則是接續到資訊時代也吃光時代紅利 : 我不否認左派的敘事是真的比較先進,但是要先進是要有民族性跟財務底氣作支撐的 : 就像吃到飽在台灣運營的很好,但你拿到大陸去,那就是吃到倒~~ : 上次說了美國虎媽的故事,這次可以再說一些歐洲的鬼故事 : 有個歐洲的朋友,養了一個熊孩子,對,就是各位腦子裡浮現的那種死小孩 : 青春期沒少跟父母對幹,終於有一次台灣媽媽爆發了,你想像的到那種台灣母子吵架的畫面 : 破口大罵又摔東西,結果鄰居報警了,警察30分鐘就登門,嚴肅警告這個朋友,跟他說再有下次就找社工來,有可能會面臨刑事訴訟並剝奪監護權 : 結果那個死小孩現在很清楚他的權益,全家沒人敢管,上個月還對著爸爸罵三字經呵呵 : 對,歐美跟亞洲不同,非常重視家暴案件,家暴案出警率又快又高 : 相對的,偷搶案警察是不管的!你被搶幾百萬報警,警察只會幫你做筆錄,然後跟你說找不回來,只要你不是名人,我在就沒看過破案的,都是摸摸鼻子認賠!倒楣前還會被警察嗆你一句不顧好自己財物,但是家暴這種事是天條! : 另外有一次也是一個台灣朋友,帶小孩回家時,看到信箱滿了,就跟小孩說你先上去我整理一下信箱 : 結果整理完信箱剛好又碰上朋友,兩個人在下面聊了半個多小時,上去時看見小孩在隔壁家 : 隔壁鄰居很嚴肅地跟他說,你再晚十分鐘來,我就要打電話報警了,說不可以把小孩單獨放在家裡的,這樣是虐待! : 所謂歐美的論文,就是在這種政治正確的社會潛規則風氣下做出來的~信不信,信多少,那就看各人了! : 另外一個要談的就是,絕大多數的爸媽,一個成年靈長類,都做不到理性思考,然後指望孩子聰明到只要胡蘿蔔不要棍子? : 拜託,摸摸自己的LP,誰上課上班不摸魚偷懶? 下班不刷劇滑抖音抖腳顆顆笑? : 真的理性思考就該放下手機,看是去兼個差,學個技能還是多跟親友聯絡加強社會聯繫,哪個不比滑手機強? : 每年股票市場有九成的散戶賠錢,所以如果是散戶根本就不該買股,請問這樣理性的散戶有幾個? : 統計數字都明擺著說了指數投資持續十年,可以打敗九成的經理人,請問有多少人聽進去了? : 有多少人是賠過以後,痛定思痛才乖乖買指數? : 喔對了,歐美研究說,賠錢時活化的腦神經迴路(前島皮質)跟被打時是同樣的喔,換句話說賠錢時的痛感,在腦內的迴路,是真的跟被打時痛感路徑類似~ : 成年人自己都做不到理性思考,都要市場用痛覺來教導你不要看報紙玩股票,不要殺進殺出,上沖下洗,最後淨身出戶 : 然後指望大腦還沒發育完成的小孩要理性,不用痛就知道你要講的大道理? : 痛覺就是生物體面對環境學習最快最直接的方式,自然界那麼多種物種哪個不是用痛覺教育?只有你智人不一樣?? : 當然它的副作用也大,用的時候要小心,這要看個人的控制力, : 有個論調是說,當你用體罰表示你黔驢技窮,沒有其他招了! : 不!不敢用這招大多數只是因為怕自己駕馭不了這個工具,所以自我封印! : 就像前面版友說的,嗎啡用多了就沒用了,但是用的好,用的對症下藥,就是治療神器! : 不過體罰這個東西,跟股票市場不同,受益/受害者並不是自己,而是另一個個體 : 撇除那種發洩憤怒不分青紅皂白地亂打一通 : 體罰其實是很辛苦的一件事,你要想清楚整件事情的前因後果,嚴重程度,排出體罰的標準 : 讓小孩有所依從,這裡面牽涉到大量的歸納分析跟情緒控制 : 也是為甚麼以前最常見少一分打一下,因為這是最簡單的標準 : 但從聯考制度出來的都知道,考券難易度並不同,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標準 : 只是老師在教育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做出來的妥協 : 但最本質的一個問題,其實是人生而不平等,有些人,有些行為,可以用講的,有些用就得用打的 : 但歐美教育敘事不願意承認這一點,因為這樣會帶來太多的社會問題,所以假裝平等 : 當然也可以在這個平等敘事下和樂發展,沒有體罰沒有壓迫 : 倒楣的就是那些如果好好教就能成材的人,以及日後被這些人搞到的人, : 相對的,接受體罰制度,也有那種被純粹發洩情緒的惡劣爸媽搞到的小孩,白挨很多打 : 所以這只是個社會選擇,看看哪邊的人比較少,比較衰,就要承擔制度的代價! : 最後我還是想再問一次那些堅持不體罰的: : 有沒有哪個案例,排除家庭有問題,天生精神性疾病,或者其他不關體罰的重大因素下 : 只是因為體罰,就從優等生被打到變成8+9,或者社會底層的案例? : 我看了一下堅持不體罰的版友應該有個近十個吧,每個人交誼圈保守點抓100人,這樣也抽樣1000人了,如果體罰真的那麼罪大惡極,我想1000人找到一個從優等生被打到變8+9應該不難? : 我其實還滿好奇的,我看過聽過的大宗通常是被打了,本來考不上大學的或者只能吊車尾,然後考上了或者考的不錯,改變人生軌跡,成年後回來感謝老師 : 我還沒看過家庭正常,精神正常的優等生被打成 8+9 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9.160.5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763359602.A.C89.html

11/17 16:52, 8小時前 , 1F
因為你通篇扎的稻草人叫打罵教育。沒人跟妳說打罵教
11/17 16:52, 1F

11/17 16:52, 8小時前 , 2F
育好,重點是跟小孩建立合理處罰規則的必要性
11/17 16:52, 2F

11/17 16:52, 8小時前 , 3F
過猶不及,只有棍子教成8+9
11/17 16:52, 3F

11/17 16:52, 8小時前 , 4F
只有胡蘿蔔變巨嬰,巨嬰從小被教育處罰不好。根本不
11/17 16:52, 4F

11/17 16:52, 8小時前 , 5F
理解為什麼被處罰是合理的
11/17 16:52, 5F

11/17 17:05, 8小時前 , 6F
在那一個早上不想上學情境題中,應該是沒有人說要
11/17 17:05, 6F

11/17 17:05, 8小時前 , 7F
用打罵的處理,只有說一昧正向教育,無法解決孩童
11/17 17:05, 7F

11/17 17:05, 8小時前 , 8F
的反抗行為。
11/17 17:05, 8F

11/17 17:08, 8小時前 , 9F
你期待他去上學所以給他引導,但他就是不想上學,師
11/17 17:08, 9F

11/17 17:08, 8小時前 , 10F
長和學童需求不同時,沒時間成本溝通、或是教育內容
11/17 17:08, 10F

11/17 17:08, 8小時前 , 11F
上沒有空間妥協時,那就需要處罰了,我給的解答是『
11/17 17:08, 11F

11/17 17:08, 8小時前 , 12F
環境結構控制』。
11/17 17:08, 12F

11/17 17:18, 8小時前 , 13F

11/17 17:18, 8小時前 , 14F
這一段程式錯誤,請忽略
11/17 17:18, 14F

11/17 17:31, 8小時前 , 15F
麻煩看完討論串好嗎 罰站罰寫都算是體罰 不是只有打
11/17 17:31, 15F

11/17 18:16, 7小時前 , 16F
真的是在打稻草人
11/17 18:16, 16F

11/17 23:38, 2小時前 , 17F
你的小孩不需要打,跟你反對打小孩,是完全兩碼子事
11/17 23:38, 17F

11/17 23:39, 2小時前 , 18F
我小孩也不用打阿,因為就都考前三名,這就是幹話
11/17 23:39, 18F

11/18 00:50, 52分鐘前 , 19F
我明明有寫適當處罰沒甚麼問題啊XD
11/18 00:50, 19F

11/18 00:50, 52分鐘前 , 20F
只是針對打這件事覺得沒必要罷了
11/18 00:50, 20F

11/18 00:51, 51分鐘前 , 21F
另外我本人從小是倒數前三名開始, 也沒被打過,
11/18 00:51, 21F

11/18 00:51, 51分鐘前 , 22F
一路也是慢慢前20, 前10, 前3, 全校前3爬上來
11/18 00:51, 22F

11/18 00:52, 50分鐘前 , 23F
最後也唸到了全美排前10的學校, 也不用打阿
11/18 00:52, 23F

11/18 00:52, 50分鐘前 , 24F
我想是因為我爸一路上幫我找到我的興趣,
11/18 00:52, 24F

11/18 00:52, 50分鐘前 , 25F
興趣到了, 知道念書能達成我想要的,自然就念了
11/18 00:52, 25F
文章代碼(AID): #1f6hjoo9 (marriag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6hjoo9 (marri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