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求助] 老公打小孩,我發瘋摔東西

看板marriage (婚姻)作者 (悼念鐘吉伯伯...)時間6小時前 (2025/11/15 19:27), 編輯推噓5(5042)
留言47則, 6人參與, 1小時前最新討論串23/24 (看更多)
先講結論,東亞文化的權力結構,使暴力被正常化、情緒被壓抑,也讓孩子的獨立主體性被 忽略。 在這樣的文化土壤中,體罰不是一個獨立的事件,而是兒虐最常見且最容易被忽略的 起點。 在東亞家庭中,權威高度集中:父母在上、孩子在下。這種垂直的權力關係崇尚「聽話」為 美德,強調服從比理解更重要。當孩子沒有被視為獨立的個體,而是被看成「要管好」或「 必須塑造」的對象時,體罰便自然被包裝成「理所當然的教育手段」。 這種權力結構體制化了體罰,使其成為一種社會常態,並帶來三個核心問題: 1. 權力不對等:使暴力獲得合理的出口 在家庭的垂直權力結構內,父母的情緒被容許外溢,而孩子的情緒則必須被壓抑。當所有規 範都以「我為你好」的高度道德姿態包裝時,暴力便獲得了正當化的快速通道: ‧ 無第三方介入: 孩子不能反抗,且外界多視為「家庭內部的私事」而不予干預。 ‧ 高風險循環: 一旦父母情緒失控或壓力過大,這種單向的權力關係很容易從輕微體罰演 變成更嚴重的虐待。 ‧ 結果: 這就是為何東亞的虐童事件,往往發生在「教育為名」的背景下。 2. 社會壓力:把孩子的表現視為父母的能力與羞恥 社會普遍將孩子的行為表現,視為直接評判父母教養能力的指標。當孩子吵鬧、不專心、或 行為偏差時,外界的目光和輿論往往責怪父母「沒教好」。 在這種集體焦慮、羞愧與外部壓力之下,體罰成了父母為了滿足社會期待、證明自身「能力 」而在短期內最快見效的工具。 3. 代間複製:將痛苦與愛混淆的正常化循環 「我也是被打大的」是許多支持體罰的大人最常見的辯護。這是一種代間複製的現象,將兒 時的痛苦與愛混在一起,導致大多數人沒有機會深入檢視: ‧ 自己是否因此帶著隱而未察的創傷? ‧ 是否習慣把愛、壓力與疼痛混淆在一起? ‧ 是否在無力感下,習慣性地將壓力與暴力向下傳遞? 在缺乏情緒教育和反思的環境下,體罰被一代代延續且正常化,同時也忽略了自己曾承受的 傷痛,進而將未整理的創傷向下傳遞。 然而,只要出現體罰,後續升級為更重暴力的風險就會大幅增加。這不是力道的問題,而是 情緒與關係的惡性循環: 孩子的恐懼與抗拒,容易被父母誤解成「不聽話」 → 父母因此更焦躁、更挫折 → 再次以 更重的暴力加重處罰 → 形成惡性循環。 在外界普遍不干涉「家務事」的文化下,這個升級的循環往往在黑暗中發生,直到釀成悲劇 。 綜上所述,體罰在東亞文化中較難消失,是多重結構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 家庭內「絕對權威」的文化。 ‧ 社會對父母教化能力的極高壓力。 ‧ 升學與績效導向的兒童價值框架。 ‧ 體罰被正當化為「愛」或「必要的教育」。 ‧ 代間複製與缺乏情緒教育。 ‧ 制度對家庭不干預的態度,讓虐待不易被察覺。 在這個結構性背景下,體罰絕非偶發的教養行為,而是垂直權力結構的產物;兒虐,則是體 罰推進到極端後的必然高風險。 ---- Sent from BePTT on my iPhone 14 Pr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3.139.7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763206049.A.C64.html

11/15 20:51, 4小時前 , 1F
11/15 20:51, 1F

11/15 21:38, 4小時前 , 2F
支持廢除刑法
11/15 21:38, 2F

11/15 21:43, 4小時前 , 3F
跟刑法有什麼關係?
11/15 21:43, 3F

11/15 21:47, 4小時前 , 4F
我們要正向教育,不該用處罰,不是嗎
11/15 21:47, 4F

11/15 21:49, 3小時前 , 5F
小孩跟罪犯能相提並論嗎?
11/15 21:49, 5F

11/15 21:50, 3小時前 , 6F
處罰只有體罰嗎?
11/15 21:50, 6F

11/15 21:51, 3小時前 , 7F
刑法也不是一定死或關,也有緩刑不是?
11/15 21:51, 7F

11/15 21:57, 3小時前 , 8F
你的問句根本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啊
11/15 21:57, 8F

11/15 21:58, 3小時前 , 9F
你的回答也沒有回答到我的問題
11/15 21:58, 9F

11/15 21:58, 3小時前 , 10F
我幹嘛回答你的問題
11/15 21:58, 10F

11/15 21:59, 3小時前 , 11F
你可以反對我廢除刑法的主張阿 然後說明你的原因阿
11/15 21:59, 11F

11/15 21:59, 3小時前 , 12F
上升到文化差異的話,踩ㄧ捧ㄧ真的好嗎?文化有各自
11/15 21:59, 12F

11/15 21:59, 3小時前 , 13F
的優缺點,這樣就是以偏概全
11/15 21:59, 13F

11/15 21:59, 3小時前 , 14F
看看人家Jimmy怎麼透過幽默的方式讓人「理解」,而
11/15 21:59, 14F

11/15 21:59, 3小時前 , 15F
不是「優越」,或是「自卑」
11/15 21:59, 15F

11/15 21:59, 3小時前 , 16F
11/15 21:59, 16F

11/15 21:59, 3小時前 , 17F
11/15 21:59, 17F

11/15 21:59, 3小時前 , 18F
你可以說明為什麼要支持刑法,刑法有什麼好處
11/15 21:59, 18F

11/15 21:59, 3小時前 , 19F
11/15 21:59, 19F

11/15 21:59, 3小時前 , 20F
我也沒有要解決問題,是問你的廢除刑法
11/15 21:59, 20F

11/15 22:00, 3小時前 , 21F
那廢除刑法有什麼好處?
11/15 22:00, 21F

11/15 22:00, 3小時前 , 22F
那你支不支持廢除刑法嘛~~我猜你不敢回答啦
11/15 22:00, 22F

11/15 22:00, 3小時前 , 23F
廢除刑法跟這串討論群有什麼關係?
11/15 22:00, 23F

11/15 22:01, 3小時前 , 24F
那這篇落落長文章,跟原PO文章有什麼關係?
11/15 22:01, 24F

11/15 22:02, 3小時前 , 25F
我對刑法沒有意見。你想廢除可找選區立委
11/15 22:02, 25F

11/15 22:02, 3小時前 , 26F
暴力就只限於肢體暴力嗎?
11/15 22:02, 26F

11/15 22:02, 3小時前 , 27F
你沒意見就別一直問問題啦
11/15 22:02, 27F

11/15 22:03, 3小時前 , 28F
這不就是典型的跟討論串無關嗎
11/15 22:03, 28F

11/15 22:13, 3小時前 , 29F
又跳針
11/15 22:13, 29F

11/15 22:17, 3小時前 , 30F
小心被釣到
11/15 22:17, 30F

11/15 22:27, 3小時前 , 31F
只會一直刑法刑法.除了這個也講不出什麼了
11/15 22:27, 31F

11/16 00:17, 1小時前 , 32F
第一段看到「情緒被壓抑」 是負面的意思 我就好奇了
11/16 00:17, 32F

11/16 00:17, 1小時前 , 33F
談教育前不是應該先「理性」嗎? (就是100%理性)
11/16 00:17, 33F

11/16 00:17, 1小時前 , 34F
那如果你不壓抑自己情緒 怎維持理性? 憤怒的理性
11/16 00:17, 34F

11/16 00:17, 1小時前 , 35F
這樣? 還是悲傷的理性? 興奮的理性? XD 認真說
11/16 00:17, 35F

11/16 00:17, 1小時前 , 36F
理性跟情緒雖說不完全互斥 但是要共存是需要訓練
11/16 00:17, 36F

11/16 00:17, 1小時前 , 37F
的 例如 一個格鬥者 需要憤怒或是興奮 來激起身體
11/16 00:17, 37F

11/16 00:17, 1小時前 , 38F
反應創造更優的狀態但同時要維持理性來施展策略或
11/16 00:17, 38F

11/16 00:17, 1小時前 , 39F
應對對手行爲 而這種訓練本身就是對情緒「收放」 你
11/16 00:17, 39F

11/16 00:17, 1小時前 , 40F
所謂的情緒被壓抑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不是嗎? 這是不
11/16 00:17, 40F

11/16 00:17, 1小時前 , 41F
好的話 那意思是所有人都該情緒優先? 那這樣談教育
11/16 00:17, 41F

11/16 00:17, 1小時前 , 42F
有用? 情緒一來理性掰掰 然後就跟原po妻一樣 不是
11/16 00:17, 42F

11/16 00:17, 1小時前 , 43F
嗎?
11/16 00:17, 43F

11/16 00:41, 1小時前 , 44F
樓上….我想原PO所說的「情緒被壓抑」,指的是在該
11/16 00:41, 44F

11/16 00:41, 1小時前 , 45F
開心、難過、生氣等有情緒時,會收斂自己的情緒甚
11/16 00:41, 45F

11/16 00:41, 1小時前 , 46F
至不敢表達,而非指”談教育”時(或其他應該理性
11/16 00:41, 46F

11/16 00:41, 1小時前 , 47F
時)壓抑自己的情緒。
11/16 00:41, 47F
文章代碼(AID): #1f66EXna (marriag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66EXna (marri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