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男女平權這檔事。
※ 引述《cafecity (Vita)》之銘言:
: 沒想到有很多前輩提供了許多經驗談,小弟受益良多,而在看留言串還是正文都有發
: 現一些問題,問題有以下
: 問題一、引述板友的話:近代在歷史上留名的女性也不少, 如果你要說科學家、哲學
: 家、軍人等等, 容我說一句,男女先天腦袋結構不同,這種需要組織和思考的東西,女性
: 本來就比較弱沒有在歷史留名很正常,看一下理工學院男女比多少,你可以主張男女平權
: 所以這些職業要有女性, 問題是女性大多不願去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再者如果沒辦法跟男
: 性的佼佼者競爭, 無怪乎名單上都是男的...這是兩性生理差異結果不是男女不平權的問
: 題。
: 問題二、教育課程,為什麼我覺得國文、歷史需要多描述一些不同面向的女性,在於
: 以後你我的女兒生下來對於物理化學有興趣,但因為教育的提供的女性面相,讓她失去對
: 於科學的興趣,不也是變相抹滅小孩的夢想?
之所以在歷史上留名的女性較少
並不是因為女性在你提的那些方面較弱
而是有關這些方面的相關教育、訓練的權利
在古代是被男性所掌控
女性基本上是被禁止去接觸的
只有少數比較幸運的女性
可能是出生在書香門第、外加父母開明才有機會接觸
譬如李清照、蔡文姬(琰)等歷史上聞名的女性文人
不過這些女性多半也不會被放到以政治史為主的歷史課綱中
不過國文課本倒是能放她們的文章
但是這些都是文言文,有些要去中國化的學者可能不會希望放進去
不然會留名在歷史上的女性
多半是在政治上被認為是導致國家動盪不安
被汙名化為 女禍 的女子了
這些多半不該放到歷史課本裡
我相信你應該會同意
不過也有少數的例外
例如王昭君和親、武則天稱帝、還有列女傳裡提及的部分女性
不過實際上有關她們的歷史記載
篇幅上來說也不是很多
而且多半是在讚頌傳統的三從四德的女性美德
真正能表現出男女平權的女性形象真的是少之又少
至於近代來說在西方女權運動以前
能放到以政治史為主的歷史課綱中的女性偉人真的寥寥無幾
台灣史來說幾乎沒有,就算有也因為政治因素而不知名
中國近代史中也才聽過秋瑾
西方近代就有比較多了例如倡導女權主義的西蒙波娃等女權份子
至於其他類型的歷史大多不是大學以下學生去接觸的範圍了
所以總結來說
以現行的歷史課綱中,要增加女性的篇幅很難
因為歷史中女性在政治史上的紀錄甚少
除非整個大方向改變,才有可能增加對女性的描述
不過國文的話倒是能增加女性作家的文章
文言文部分的女性作品算是很少
而自白話文運動以來的女性知名作家
雖然相較男性作家來說較少
但是也有一定數量的作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3.190.180
※ 編輯: deegs10221 來自: 218.173.190.180 (02/23 22:09)
→
02/23 22:44, , 1F
02/23 22:44, 1F
這要從幾個方面來說
首先是價值觀念上的
古代大多抱持的是父系社會的男性沙文主義,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庸
因此會認為知識的追求是男性的專利,女性不該接觸
其次是禮制的規範
也就是相當於現代法律規章再加上各種儀式的制度(ex:結婚)與部分的道德規範
在禮制中也清楚的區分男女的角色與行為規範,如夫唱婦隨、三從四德等
然後,古代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知識的追求
大多數人也是為了獲取政治上的權利而接受教育
因此在父權主義的社會自然會限制女性接受教育,以確保男性在政治上的優勢
而戰爭上來說,由於男性的體能以多數來說還是優於女性
戰略則由於教育的掌控,也是男性較吃香
當然還是有特例,如花木蘭、梁紅玉(宋代名將韓世忠繼室)等
而且女性因為生育的能力,因此被視為重要的人力資源
所以自然不會讓女性上戰場,所以西洋古代歷史上很多滅族滅種
都只有屠殺男性而沒有屠殺女性,如特洛伊戰爭後的大屠殺
※ 編輯: deegs10221 來自: 218.173.190.180 (02/23 23:17)
※ 編輯: deegs10221 來自: 218.173.190.180 (02/23 23:18)
推
02/23 23:38, , 2F
02/23 23:38, 2F
推
02/24 08:00, , 3F
02/24 08:00, 3F
→
02/24 08:01, , 4F
02/24 08:01, 4F
→
02/24 08:01, , 5F
02/24 08:01, 5F
這必須要講到遠古時代,還在所謂的石器時代
當時的社會生產方式(指糧食)
多半是依賴狩獵這種需要體力及高危險性的方式
因此需要仰賴男性,這可以說是影響男主外、女主內這種觀念的起因
而到了陶器時代這時社會體系就出現了分支,分有父系社會與母性社會
但是無論是父系社會還是母系社會
族群中的戰士與需要體力的生產工作皆還是由男性擔任
在那個時代,傳說中黃帝打敗蚩尤,成為天下共主
雖然歷史上不見得真有這件事,也不見得有黃帝這個人
但是這個傳說可以推論,當時一定有族群間的戰爭
由於戰爭的需要,因此無論是父系社會還是母系社會部落間的男性地位逐漸提升
因而使得原本的母系社會族群為了適應此種發展也開始轉變成父系社會
後來在夏朝發展出 家天下 的觀念之後
父系社會就徹底取代了母系社會,後來發展就接上上面所說的
※ 編輯: deegs10221 來自: 36.237.53.210 (02/24 11:15)
※ 編輯: deegs10221 來自: 36.237.53.210 (02/24 11:16)
推
02/24 11:40, , 6F
02/24 11:40, 6F
→
02/24 11:41, , 7F
02/24 11:41, 7F
→
02/24 11:41, , 8F
02/24 11:41, 8F
→
02/24 11:42, , 9F
02/24 11:42, 9F
歧視不是我說的,我陳述的僅是歷史現象。
如果你指的不是我,我先說聲抱歉
周代以後制度的是父系社會的掌權者為了維護本身的優勢而約制女性
教育制度只是父系社會對女性的約制中其中的一項。
還有古代留名的多是名將或政治人物,是由於古代的歷史只有政治史一種
不像現代歷史研究方向很多元,比如中下階層史、文學史、婦女史、科學史等
※ 編輯: deegs10221 來自: 36.237.53.210 (02/24 11:56)
推
02/25 11:17, , 10F
02/25 11:17, 10F
→
02/25 22:05, , 11F
02/25 22:05, 11F
→
02/25 22:08, , 12F
02/25 22:08, 12F
最初的不平等確實是大自然法則的結果
但是在現代整個生產方式已經改變
先天上的差異已經逐漸能夠以其他的方式來補足,比如科技上的進步。
現代戰場上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只要能拿槍、操作武器都有能力上戰場
但不否認男性還是有體能上的優勢
然而隨著武器的改良使得這種差異會逐漸縮小
在這樣的時代中
如果還是要以自然法則做為男女不平等的規範實在是不大合理
※ 編輯: deegs10221 來自: 218.164.5.75 (02/26 19:06)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Boy-Girl 近期熱門文章
PTT兩性男女區 即時熱門文章
10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