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娶越南外配救少子化? 真的有用嗎?

看板WomenTalk (女人話題)作者 (伊普西隆級鄉民)時間9小時前 (2025/10/10 14:43),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7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姊妹們,雙十節放假快樂喔! 當今台灣面對少子化、高齡化、勞動力短缺等結構性問題,政府默默透過「3+4產學專班」、新南向政策,引進大量東南亞年輕人來台,成為學工、勞工甚至潛在配偶。 與此同時,跨國婚姻離婚率逐年攀升,越南新娘來台後離婚、消失的案例不在少數。婚姻仲介、觀察簽證、補助政策、黑工市場,錯綜複雜的問題背後,其實都是「人」的選擇與國家的制度設計交織出來的現實。 夾小咩篩檢幾個八卦提問,來看看這些議題。 =====[1]===== 新聞「跨國婚姻離婚率增加,婚媒業者提7點建議,呼籲政府重視。」 台灣與外國人結婚的離婚率越來越高,特別是跟越南新娘的婚姻。針對這樣的現象,有婚姻介紹業者提出了7點建議,希望政府能重視,避免問題繼續惡化。 (說明:有些建議比較敏感啦,像是跟仲介啊、婚姻介紹相關的話題,講太多真的蠻容易踩雷的。 為了避免被貼標籤或者被"介紹越女的越南女婿"酸,我這邊就先挑幾個相對比較中性一點的來聊,一些比較有爭議的部分就先跳過囉~) 業者建議(4):建議外交部領務局簡化新住民父母來台探親的手續及延長來台探親的時間。 目前台灣給越南新娘的爸媽,大多是三個月的觀光簽證。 但如果對照韓國的政策,差異就蠻明顯的了..那邊不只可以讓新娘帶爸媽過去,還可以幫兩位親戚申請長達三年的工作簽證,真的可以去打工賺錢。 老實說,台灣這樣看起來在跨國婚姻這塊的吸引力就有點弱。 如果真的想在這方面更有競爭力,我覺得簽證制度的彈性也許可以重新思考一下,當然不一定要完全照韓國那套啦,但至少可以討論看看有沒有調整空間。 像是,能不能在特定條件下開放某種依親的工作簽證,可能會更務實一點? 業者建議(5):建議駐外館處不要再核發目前的「觀察簽證」、因為這種簽證會造成國人配偶在台灣無法工作、就學、就業及生病就醫等問題。 那種三個月的「觀察簽證」,其實是發給那些跟台灣老公認識時間比較短、或是透過婚姻仲介結婚的外籍新娘。 她們來到台灣之後,如果發現丈夫或家庭有什麼狀況..像是被家暴(就是會打人那種)、先生性無能不舉早洩,或者失業沒上班,生活有困難等等, 她們就可以利用這三個月的「試用期」來思考要不要留下來。 如果她覺得這段婚姻真的不適合自己,回到自己的國家之後決定不再回台灣,這其實也很合理啊。 畢竟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婚姻本來就不應該是強迫留下來的事。 業者建議(7):建議政府可以參考韓國的做法、補助弱勢的國人部份經費、讓他們可以迎娶外籍配偶、解決台灣晚婚、不婚、低生育力、人口老化等問題。 在韓國,其實只有鄉下的農民或海邊的漁民,才會拿到地方政府提供的結婚補助來娶外籍新娘。 這樣的政策有幾個主要原因: 1.幫助年紀大的農民能夠結婚:因為有些人年紀大了、條件又比較辛苦,真的很難在本地找到對象,政府就透過補助讓他們比較有機會成家。 2.希望大家不要離開鄉下:簡單說,就是想留住人口,讓農村不要一直流失人力。 3.維持糧食自給率:因為韓國北邊是北韓,真的發生戰爭的話,糧食供應會變得很關鍵,所以政府很在意農業和漁業的穩定。 不過這些補助也有附帶條件: 1.婚後要住在當地三到五年。如果提早搬走,錢就要退還。 2.如果短期內離婚。也一樣要把補助金還回去。 但我覺得,補助弱勢男性去娶外籍配偶,效果其實有限,而且有點治標不治本。這樣做不但沒有真正改善他們的處境,反而可能讓他們更依賴補助,長期下來也可能變成社會負擔。 反而如果能直接針對他們本身的困難給幫助,像是健康上的問題(例如治療性功能障礙),或者是外型上的自我提升(像是牙齒、膚況、甚至整形手術等等), 讓他們變得更有自信,自然也會更有吸引力。 比起花錢幫他們結婚,這樣的支持可能更實際,也比較能真正幫到他們。 =====[2]===== 新聞「越南少子化嚴重!龍年生育率不見起色 面臨人口老化危機」 我之前去越南玩的時候,其實觀察到的情況跟新聞上講的差不多..現在年輕一代大多只會生兩個小孩,甚至有不少只生一個,真的很常見。 其實越南以前跟台灣很像,都是農業社會,那時候小孩生越多越好,因為多一個就等於多一雙手可以幫忙種田,生五個、七個都很正常。 對老一輩來說,小孩根本不是負擔,是家裡的「人力資產」。 但後來整個社會從農業轉向工業,手機跟網路也越來越普及,大家接觸的資訊變多了,加上生活壓力也變重,觀念就慢慢改變了。 資本主義衝擊下,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如果沒有經濟基礎,生太多真的只會讓生活更辛苦。 像我這次接觸到一些 1980 年以後出生的越南人,幾乎都是結婚後只打算生一到兩個小孩,這樣的家庭規模在那邊其實已經算是常態了。 我覺得,不管是台灣還是越南,只要教育程度提高、生活成本變高,生育率真的很難回得去。 不是大家不願意生,而是「現實」讓人不敢生太多吧。 =====[3]===== [提問] - 越南妹妹學中文怎麼那麼強? 最近在看越南留學生來台灣的情況,真的覺得整個系統其實有點複雜,也有點現實。 很多台灣的學店(招生不太理想的高中、大學),會到越南高中去大打廣告,主打三個重點: 1.可以拿台灣的大學畢業證書,對很多越南家庭來說,這代表未來有機會翻身。 2.可以一邊打工一邊讀書,靠自己賺學費、生活費。 3.畢業後可以延長居留,甚至有機會留下來工作。 這種模式對台灣也不是沒好處啦,例如: 1.幫一些快倒的大學撐下去,老師也有課可以教。 2.白天在工廠、餐廳打工的外籍學生,剛好也補上基層人力的缺口。 說白一點,他們就是來服務各位金字塔上層的人。 --- 越南學生來台灣的流程大概是這樣: 1.先準備好申請資料(要有財力證明)。 2.通常會透過仲介,仲介費大概是 6萬台幣左右。 3.第一年先學中文,每三個月繳一次學費,大約2萬6千元台幣。 4.學完中文才進入正式的大學課程。 而且大多數人是白天打工、晚上上課, 所以你在餐廳或工廠看到的越南勞工,很多其實就是這些學生。 --- 畢業之後可以怎麼留下來? 畢業後可以申請兩次居留延期(每次6個月),還可以向實習單位申請一年工作,不需要工作證。 如果自己找到公司願意聘用,就可以申請正式的工作證,通常是1~3年合約, 合約結束後可以轉職、重新申請新的工作證,還會有 **最多兩年的寬限期,方便找新工作。 這也是為什麼你會發現台灣街頭越來越多越南人, 但他們其實沒有被列入「移工」的人數統計裡。 --- 當然,這整套制度也有黑暗面: 雖然台灣對非法黑工的罰則很重(每請一個人可罰 15萬~75萬台幣), 但有些原本合法來台工作的外勞,發現工廠薪水太低,就會被仲介「暗示」去工地打黑工。 一整天可以賺2500元,仲介抽500元,剩下的2000元外勞自己拿,還包便當。 有些人甚至說:「在工地一年賺的,抵得上在工廠三年」。 --- 台灣需要人力、大學需要學生、越南年輕人想翻身,每個角色都有各自的需求, 但也存在著資訊不對等、壓榨、還有可能被制度推進黑市的風險。 值得大家好好去想:我們需要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國際學生?又該怎麼讓這個制度更健康? =====[4]===== [提問] 少子化為什麼不補助大家找外配? 其實台灣政府已經有一些「看不太出來」的補助措施,像是「新南向國際學生產學合作專班」這種, 主要是幫來自東南亞的學生來台灣念書,很多人在服務業打工,你我可能早就遇過她們。 這樣的政策其實對台灣也不是沒好處: 1.讓學校繼續撐下去:因為少子化,一些私立大學根本快招不到人,靠引進外籍學生勉強撐著,也讓一些博士有課可以教,不至於失業。 2.補充年輕勞動力:東南亞學生年紀普遍比較輕,白天打工、晚上念書,某種程度也在撐起餐飲、工廠等基層人力。 但有時候說真的,與其一直去抱怨政策或怪社會,不如反過來問自己一句話: 如果你知道台灣有空運一堆高中女學生來學中文,那你有試著去認識她們、理解她們、甚至好好交往過嗎? 還是期待政府幫你出38~50萬去娶一個外籍新娘,然後最後人家來了又跑掉?錢也沒了,感情也空了。 老實講,有些人自己不主動,最後只能怪「外籍新娘都會跑」,但問題真的只在她們身上嗎? --- 另外,想分享一個我在越南旅遊時的印象。 在胡志明市 Bui Vien Street,那條酒吧街真的很熱鬧也很混亂。 我曾經坐在那邊邊喝酒邊看街上的舞者表演,氣氛很迷幻,但就在那樣的氣氛下,常會有年輕的單親媽媽抱著孩子,來推銷玩具或小東西。 不是一兩個,而是三三兩兩地出現。 還有一次去吃越南熱炒,一頓飯下來竟然有 20 多組人來賣彩券。 說真的,那一刻我心裡超複雜..你幫得了一個、兩個,但真的幫不完每一個。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這世界上窮人還是很多,2025年了也沒有改變太多。 所以每次聽到有人說,要用補助去鼓勵單身或弱勢多生小孩,我其實都會很猶豫。 不是我冷血,而是我真心覺得: > 如果沒有基本的經濟條件,真的不要輕易生小孩。 > 因為那不只是讓自己辛苦,更可能讓小孩從出生就要面對人生的困境。 不是說不能補助弱勢,而是要小心別變成「補助貧窮、卻不斷製造更多貧窮」的循環。 這對誰都不好。 =====[5]===== [提問] 歐美白男娶外配亞女會被當地人歧視嗎? 我覺得,不管大家表面上怎麼講「平等」、「多元文化」, 其實白人還是存在某種程度的優越感。 像我之前去義大利旅行的時候,就有遇到一些讓人蠻不舒服的經驗: 我在超商排隊結帳,明明輪到我了,店員卻直接跳過我,先幫後面一位白人客人結帳。 在咖啡廳喝咖啡,店員甚至還故意給了我一支用過的髒湯匙。 你會很明顯感覺到,對方不是單純在「忙」,而是有意地在針對你。 而且我也發現,其實那邊的很多移民,不管是嫁過去的亞洲女生,還是從第三世界來的勞工, 幾乎都在做那些「白人不想做的工作」。 說真的,跟我們在台灣看到越南、印尼、印度的移工情況好像沒什麼差別。 當你覺得某個族群「只配」做基層工作的時候,某種程度上,那也是一種優越感吧。 這世界本來就不公平,有些東西,並不是你個人多努力就能改變的。 --- 我的英文老師以前在美國中學讀書上學,,她說她在美國唸書的時候,其實也曾經被美國人欺負過。 但她滿有個性的,遇到那種歧視她的人,她都會直接反擊。當下把美國白人嚇退.. 但有趣的是,我自己去美國反而比較受不了的,不是白人,而是""某些華人對華人的歧視""。 有一次我去唐人街餐廳吃飯,店員對白人客人超親切,笑臉迎人, 結果輪到我們這桌..臉立刻拉下來,語氣也很差,甚至那種「要吃就吃,不吃拉倒」的態度超明顯。 雖然是在華人餐廳,但店員還是堅持要你先講英文, 講了一長串英文之後,他才會「願意」轉成中文和你說話。 我也可以理解啦,畢竟是在美國,但那種「你不講英文就不配被尊重」的感覺,還是蠻刺耳的。 我自己的理解是:有些早期去美國的華人,可能自己也曾經被白人歧視過,像是那種 “Chinese,go back to your country!” 這種話,他們搞不好聽過很多次。 但問題是,他們沒有地方可以發洩那些委屈,所以最後就轉而去""瞧不起同樣是華人、或來自東南亞的人""。 在網路上也常看到他們罵得很難聽,像是罵人是「東南亞糞島」、「滾回鄉下」之類的話。 這種情況真的很像一種「階層轉移的怒氣」: 自己曾經在階級裡面被擠壓,現在只要有一點點位置,就轉身踩別人。 --- 如果真的要畫個結構,我自己有時候也會不自覺地感受到那種殘酷的排列: > 白 > 黑 > 黃 > 東南亞(?) 雖然我不想相信這是真的,但很多社會的互動模式,就是這樣一層一層疊起來的。 我們可以對現實有自覺,也可以選擇不去複製那種「我被欺負,所以我也要欺負別人」的模式。 =====[6]===== [提問] 政府在少子化上做了什麼 你看啊,台灣政府現在真的很用力在拉東南亞年輕人過來。像越南、印尼、印度的年輕人跑來台灣讀書又工作,整條街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蹤影了。 政府為了這個「3+4產學專班」花了42億大洋,在東南亞打廣告招學生,目的很明顯: 就是要補足台灣現在超級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 畢竟台灣現在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年輕人少得可憐,如果不趕快補充年輕勞動力,未來「老人社會」可能會讓整個社會系統崩盤。 這專班的玩法也很簡單: 先讓這些16歲左右的東協年輕人在台灣讀技職高中,再繼續念4年大專, 課堂學專業知識,還能到企業實習,實習完就能直接上工,馬上變身成為台灣勞動市場的即戰力。 這樣台灣的高職和私立大學也能有學生,減少倒閉風險。 但問題是,這些東南亞學生多半跟自己同國的人一起,感情圈很狹窄。 台灣人想認識越南女生還真不容易,因為她們通常都跟越南男生配對,文化語言相同,在台灣就像個小社群。 所以台灣人看街頭越來越多越南人,卻很少真的能深入認識他們。 而且說實話,這不只是單純「留學」,更像是「變相外勞」政策。 這些學生一邊唸書,一邊被送去工廠打工賺錢,根本就是勞力輸入。 那「念書」變成了掩飾的理由,學生還得付仲介費,跟被剝削的外勞有幾分像。 這中間的灰色地帶,也有人說有觸及人口販運的邊界,尤其是未成年學生。 但這樣把「學工合一」當成招牌,真的是教育還是勞動輸入,大家心裡都很清楚。 台灣利用東南亞年輕人養成成年勞動力,然後吸引他們來台當即戰力, 這整個產學專班背後的算盤,說白了就是靠「輸入勞力」來補短板,賺台灣自己的經濟盤子。 政府付出42億去東協打廣告招生。估計勞健保幾年就可以回收42億up了。 越南、印尼、印度將0~16歲養育成大人,台灣再引進,變成即時的勞動力。台灣根本賺翻了!! 各位的勞保、健保..都是外勞幫忙繳納的。 "合法外勞" - 總結: 勞保局一年可收取約 286.5 億元 健保局一年可收取約 161.4 億元 已知 外籍生與僑生 每月 健保費 826 元,總人數 123,188 名, 計算健保局一年可收取約 12.21 億元(1,221,111,456 元) 移工的薪資單,可見有扣勞保費/健保費 https://imgur.com/VcSg4Am
=====[7]===== [提問] 台女跟越南妹是不是沒辦法比? 嗯,我覺得欸,如果老是拿「越南妹」跟「台灣妹」來比,還貶低台灣女生,真的有點沒必要耶,感覺超low的! 現在政府有個「3+4產學專班」的計畫,專門讓一大群越南女生來台灣念書,但我去逛觀光景點或夜市,看到的都是158公分的越南男生牽著155公分的越南女生手,一起逛街欸。 然後那些一直在酸「台女不好」的threasd脆友們,到底是想怎樣啊?嘴巴想吃越南妹,結果追不到,還一直酸台女跟越南女,這心態真的很怪耶! 說真的,這樣只會讓人覺得你超失敗欸,連越南女生都搶不過越南男生,真的要加油了啦! =====[8]===== [提問] 台灣有專做越南妹移工給台男的婚友社嗎? 有些專門負責招越南學生來台灣念書的工作人員,分享了一些他們在越南招募的觀察心得。 他們說,如果有人對這些剛來台灣的越南女學生有興趣,想認識她們或發展感情,最好是在她們剛到台灣、還不太熟悉環境的時候就主動接觸。 因為漂亮的女生通常很快就會被同樣來自越南、長得帥氣又比較主動的男生追走。 如果錯過了這些第一批漂亮的女生,第二批比較吸引人的女生往往也會被在打工時認識的越南男生先追到。 就像你在夜市或觀光景點看到的那種:一個大概155公分高的越南男生,牽著157公分高的越南女生手。 等那些比較有吸引力的女生都已有對象後,剩下的女生才會被台灣的一些學生追求。 有些人會想辦「台灣越南聯誼活動」來認識越南學生,但實際情況是,這種活動很容易變成只有條件不錯的人競爭激烈,而其他人則被冷落。 一位漂亮女生可能會有十幾個追求者,而條件普通的人可能根本沒人理,這樣的活動常常讓人失望。 我在臉書上常看到一些越南年輕女孩嫁到韓國的結婚照,那些照片拍得超美,場面隆重又有儀式感,讓人覺得結婚真的很正式、很重要。越南親友也經常看到這些照片,這讓很多越南人對結婚充滿嚮往和期待。 對她們來說,穿上漂亮婚紗、拍下甜蜜照片,是人生中非常特別又值得紀念的時刻。 =====[9]===== [提問] 陽痿還想娶越南嫩妹在想啥? : 三四十歲,娶不到台女。條件本身就不須讓人多質疑 : 但是陽痿還跑去娶越南嫩妹在想啥? : 而且你都陽痿了,還結婚幹嘛? 其實原因可能有很多喔,比如說生活圈比較小、工作忙碌,社交機會少;或者對婚姻和伴侶有特定的期待,導致比較難找到合適的對象; 還有個性上的因素,像是不太會表達自己、比較內向;當然,也有可能是條件一般、競爭力不太強。 但如果從大學畢業到40歲,整整18年都沒有跟台灣女生配對成功,那確實有點問題了,說明可能真的需要好好檢視自己了。 跨國婚姻的動機也很多樣,像是有些人覺得自己在台灣婚戀市場上比較吃虧,轉而嘗試跨國配對; 也有人是想找生活伴侶、希望有人照顧或陪伴;還有的想跟對方一起組建家庭、養小孩; 當然,文化和家庭壓力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性功能問題其實很多都能治療,也不一定會成為婚姻的絕對障礙。 另外,現在越南網路上也流傳很多「攻略韓國歐巴、台灣男」的教學文,特別是給年輕越南女生看的,內容會教她們:「遇到有早洩、陽痿或性功能問題的男生,趕快撤,不要傻傻地硬撐。」 說真的,除非她完全不玩手機、不上網,基本上這些資訊她們都會看到,別以為越南女生資訊落後,那個時代早就過去了。 最後提醒大家,結婚之前真的建議先去跑八大行程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沒有性功能問題,如果有的話,最好先尋求醫療幫助喔! 知道自己不行..有自知之明,就不要出來結婚害人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4.8.2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760078609.A.6D1.html

10/10 16:35, 7小時前 , 1F
有用
10/10 16:35, 1F
文章代碼(AID): #1ewAiHRH (WomenTalk)
文章代碼(AID): #1ewAiHRH (Women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