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個人離不開被支配的關係 常見的誤解
最近有段話十分流行:
某人無法脫離支配型伴侶,是因為這個人可以從伴侶中獲得某種好處
某子女晚輩無法脫離支配型父母,是因為子女可以從父母中獲得某種好處
XX無法脫離支配型YY,精神分析領域認為這是因為XX可以從中獲得某種好處......
這段話乍聽之下似乎合理 畢竟一般人都會覺得 那個人會那樣做 一定是那樣有好處嘛
如果只有壞處 那怎麼可能不直接遠離呢?
因此 這樣的論調十分流行 人們常常用這論調 譴責受害者的問題
根本就是受害者自己造成的 是受害者的錯不是加害者的錯......
然而
這樣的論調 存在著一個重大錯誤
首先要先從人性來分析:
演化心理學認為 人性對於安全感的渴望 明顯大於對自由的渴望
因為在遠古時期 人們能夠安全的存活下來 比起自由自在但是不安全的處境要好太多了
也就是說 不管是什麼樣的人 如果今天 安全感跟自由只能二選一的話
幾乎所有人都會選擇前者
除非這個人已經先有安全感 也能持續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這時這個人才有多餘心思來追求自由
也就是說 一個人不可能在尚未有安全感之時 就直接去追求自由
那麼 持續穩定的安全感 該如何取得呢?
一種方式就是透過重要關係來取得
比方說透過原生家庭 伴侶 或著某個生命中的重要人物來取得
另一種方式 就是透過自身的成熟人格來取得
然而 一個人要發展出成熟人格是需要漫長的時間的
因為人格不是知識不是技巧 他是一個人漫長人生經驗下的加總結果
這意味著 人格無法直接被教導
一個人要提升自身人格 只能透過不斷的自我覺察來意識到自身人格不足
並願意承認自身人格確有不足之處 進而找方法改進 那人格才有成長的可能
但是 自我覺察跟承認自身人格不足 甚至願意花漫長的時間來成長 都不是容易能做到的
因此 絕大部分人取得安全感的方式 只能是從前者來了
這就為支配型伴侶 支配型父母來支配他者 奠定基礎
------------------------------------------------
既然人性 必然將「取得安全感」作為重要目標
那萬一 某個人的安全感 就來自支配型人物呢?
一旦某個人 將安全感的來源跟支配型人物綁定起來 甚至認為安全感只能靠這樣的人物
來獲得
比方說希望支配型伴侶的認可 稱讚 認為這種伴侶的認可認同非常重要
沒了這種認同 整個人就要喪失安全感 要垮掉的程度
這樣的話 這個人其實就會變成 內心十分痛苦 但是因為沒有其他獲得安全感的方式
就算痛苦也只能繼續隱忍
也就是說 這個人完全不是因為 喜歡被支配而跟支配者在一起
而是因為他相信 獲得安全感的方式 沒有更好的 他認為自己是沒有選擇的
就算當今心理學 反覆強調「人都是有選擇的」也毫無意義
因為「人都是有選擇的」這句話要成立 其實也是有前提的
前提就是 一個人的人格強度 強到可以承受做出選擇後的後果
也就是說 沒有夠強的人格 沒有足夠的心理肌肉 你根本就無法做出選擇
這樣看來 遲遲無法脫離被支配的關係的人們 完全不是因為他們「想要」「喜歡」這樣
而是他們根本就沒有對應的心理肌肉
------------------------------------------
因此
XX無法脫離支配型YY,是因為XX可以從中獲得某種好處
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根本完全說不通
那麼 為何這種論調 當今卻十分流行??
很簡單 因為這種話 直接就把常見但複雜的人際關係困境 通通推給是受害者造成的
這樣多數人就從「好像是加害者的錯但我無法應對」困境中解套
心理上就不用繼續面對加害者了
這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防衛機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1.64.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764307716.A.67F.html
推
11/28 13:57,
2小時前
, 1F
11/28 13:57, 1F
推
11/28 15:25,
43分鐘前
, 2F
11/28 15:25, 2F
→
11/28 15:25,
43分鐘前
, 3F
11/28 15:25, 3F
→
11/28 15:25,
43分鐘前
, 4F
11/28 15:25, 4F
→
11/28 15:25,
43分鐘前
, 5F
11/28 15:25, 5F
→
11/28 15:25,
43分鐘前
, 6F
11/28 15:25, 6F
→
11/28 15:27,
41分鐘前
, 7F
11/28 15:27, 7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2 篇):
Boy-Girl 近期熱門文章
PTT兩性男女區 即時熱門文章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