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性別上的小政府也要拆

看板third-person (第三者)作者 (反皮草 拒絕血腥時尚)時間12年前 (2013/08/22 21:5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2602 台灣立報 性別上的小政府也要拆 ■宋竑廣 (最後會寫到婚外情)   8月18日星期天,是苗栗大埔徵地事件在凱道集會抗議的日子,由於近年來實在累積了太 多土地徵收冤案,加上苗栗縣長劉政鴻繼怪手毀稻之後,又趁著受害者北上抗議時拆房, 且竟然以「天賜良機」形容,把民怨一波波惹起。跟許多人一樣,跟一位住外縣市、隔天 早上5點要上班的朋友一樣,我也看不過去而前往充個人場,當晚,主辦單位宣布,現場 聚集了1萬8千人。 因為工作尚未完成的關係,到9點就回基隆住家了,想不到主辦還有暗招,結束後佯裝前 往行政院,卻中途殺進內政部,盤踞了前後門,又在立法院升起了有活動標語的旗子。由 於政府長期的冷血以待,與隨之而來的無力感,能有這樣非暴力又往前推進一步的行動, 讓我想再盡點棉薄之力。回家工作告一段落後,找到朋友半夜從台北騎機車到基隆載我, 去和大家一起撐過關鍵的一夜。 關於現場情形,網路上已有許多影音與文字紀錄,不再贅言。儘管不是沒有半夜馳援的經 驗,擋警察、睡凱道也有過幾次,但看到大家隨地躺臥在政府大廈院內的景象,還是感到 新鮮。內政部前門的地板上,不可思議地,被民眾繪上了通常出現在廢棄空間的噴漆繪畫 。在主持同學的邀請下,有不少人輪流上前演講分享,或者慷慨陳詞,或者細談案例,我 一邊看著,一邊整理思緒。 輪到自己拿麥克風時,行動撐過了開始上班的時間,撐過一晚上的眾人,陸續有人回家休 息;我望著大家表示感謝,然後慢慢地說些不太振奮人心的話語:「前面分享的朋友,有 不少人都問大家運動經驗如何,有沒有被警察抬過等等,於是我想著,我想要問大家什麼 ,我常問參與抗議的群眾『為什麼會來?』或者更進一步地問,『為什麼能來?』」 之所以追問,是親眼看到身邊的青年朋友,面對家庭壓力時的困境,被問為什麼不好好讀 書而跑去抗議,甚至被親友威脅不可以去抗議。相對地,我舉了些幸運的例子,比方曾經 遇過一位中國學生,好奇地問她為何參加,想不到她父親從小就帶她去天安門抗議,心想 這真是家學淵源……「今天能來到現場的,或許家長支持,也或許還在跟他們吵架,而後 者特別不容易。我想這不是拍拍手鼓勵或友情的支持就能夠解決的,只是希望著,僅僅希 望著,疼痛能夠減緩。」 圍繞著「怎樣讓大家順利地參加運動」的思考,繼續分享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為反核講師提 供知識後援的事情。所謂「不教而戰謂之殺,不教而殺謂之虐」,經過一套課程訓練,也 只是開始,後續的每一週,往往還有新的、重要的核電資訊待吸收;儘管不可能做得盡善 盡美,總得做得盡心盡力。 還有,對性別的尊重,曾經參加過一次運動場合,有人誦詩表達對污染煙囪的不滿,細細 地描述著,被比喻成陽具的煙囪,如何強暴被比喻成女陰的海灣。當時身旁一位女性翻著 白眼;網路上或有以性傾向(同性戀)、性別氣質(像個女人似的、沒個男人氣魄、娘娘 腔)酸諷政治人物的言語,臉書上一位網友說:「這麼罵,根本沒罵到你要罵到的。」 個人的抗爭 說到這,我想到這次18日的凱道集會上,運動者在台上的演說:「我們今天來這裡對抗政 府,也要對抗心中的小政府,就像被推往原鄉的核廢料、(台東)監獄一樣,我們生活上 的某些便利,可能是犧牲偏鄉、弱勢而來,我們願不願意為自己負責,願不願意接受簡單 一點的日子,而不是無止盡地發展享受?請願意的朋友跟我一起喊:『我願意、我負責。 』」 不只是對抗國民黨一直以來的惡霸,不只是檢討民進黨在土地炒作上的共謀(如土徵稅減 半),不只是操控政治的財團,還包括,其實也擁有著某種權力、位於一定高位上的自己 。 對著眼前的群眾,有點喃喃自語地,我繼續說,對抗XX並不是容易的事;對抗惡魔容易, 對抗「天使」困難。今天抗議強拆,他人說你妨礙發展,追求多元伴侶關係,他人說你破 壞婚姻,多半不會有人一邊嚷嚷著、明講著就是要踐踏你,而只是「大義滅親」,只是你 不明事理。對著馬英九跟金溥聰的合照隨手寫上「情人節快樂」,哪有什麼性別意識問題 ,你多心了,這只是祝福嘛。沒有辦法理解這種「官方解釋」的人被責怪,如同抗議學生 被家長責怪,希望被理解,不過是找麻煩。 抗議學生跟家長衝突的對話,在我眼前發生,因為出櫃跟家裡大吵的同志,每天每天都有 。都已經在鬧家庭革命了,但我們為什麼還在努力跟社會對話,甚至抗議呢?不就是因為 另一種自我、另一種觀點或價值嗎?在我們知道原民永續的生活文化之後,開始對竭澤而 漁的消費型態反省;在我們知道經建會報告的前提是綠能產值為零之後,我們懷疑它說沒 有核四將導致萬人失業的論調。 通常,要面對群眾做短短的演說,不宜辯證不斷,最好非黑即白,但我又謹慎地繼續說: 「今天我在這裡跟大家的對話,只是我一個人、一個反核人士與一個同志的想法,可能只 是萬千想法中不尋常的一種,但我實在希望在場的人不分性傾向,靜心看看同志討論區對 開放性關係的態度。」我謹慎地介紹說:「相對於異性戀為主的感情、性的討論區,同性 戀這個還沒有被主流價值完全說服的族群,還有一點空間,也不是很多的空間,頂多部分 空間而已,可以討論開放性關係,可以得到一些支持。」 很唐突地,我繼續說:「有別於同志圈裡(僅僅是)相對開放的討論氛圍,我想要為我的 異性戀朋友們請命,因此提出這個建議。」比方我有一個男異性戀朋友,在交往中出軌, 可是分手後也沒有什麼性行為,甚至一生中的性經驗甚少。他的出軌,不是一般想像的那 種「管不住老二」,像這類「另類的」出軌動機,我從異性戀朋友那裡聽過幾次,但普天 之下,有容得下這種情慾表現,而不飛來幾句咒罵的討論空間嗎? 因為多半只有「難聽的」解釋的關係,有人被誤解著,有人痛苦、掙扎、自殘著。同時, 也還有人一派輕鬆地對著馬英九跟金溥聰的合照說:「祝你們(婚姻外的)情人節快樂」 ;當我看到有人不以為然地說「祝福一下也不行」時,我感到無力,因為性別上的小政府 ,不是明天就能拆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5.112.64
文章代碼(AID): #1I5XVTF9 (third-person)
文章代碼(AID): #1I5XVTF9 (third-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