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婚前] 該磨合,還是該分開..消失

看板marriage (婚姻)作者時間7年前 (2018/02/26 21:13), 7年前編輯推噓26(260109)
留言135則, 2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23 (看更多)
雖然在原文和別篇下面推了文 但因為成癮問題,思考後覺決定還是發一篇 根據板規先簡單回應原始文章的疑問(雖然幫忙代po的朋友已經表示事主打算分手了) 你應該分手,並且努力找下一個更好的對象。還有請記得把標準放高一點 你的問題在於: 1. 男友根本不想結婚(不是「現在不想」,而是壓根兒沒想過) 今天看起來是男友的媽比較想和事主結婚,不是男友本人。 2. 男友動作粗魯,(以我的標準來看)有可能是家暴潛在份子。 就算只是單純粗魯並不會家暴,但你今天也不正是不喜歡這份粗魯才發文嗎? 動作溫柔的男性很多,你可以把粗魯的這位放生,讓他去找喜歡他這份粗魯的女性 3. 麻將賭博問題。 這也是我這次想發文的主因。但我想說的不是這兩種行為,而是背後的「成癮」問題 原事主說一個月2-3次,但沒說一次打多久。 根據家父對麻將的喜愛,我覺得少則6小時、長則10小時吧? 先前suction大已經發文和你分享過自身案例 習慣沉迷於牌桌的父母親對子女和婚姻會造成甚麼樣的影響 我相信文中的敘述,絕對不是原事主期待的婚姻與未來生活 有人表示:賭博沒關係,只要用閒錢不影響家計就好(really?) 確實,有些人賭博(不管賭什麼)就算輸了幾百萬(不管單位是美金還是英鎊或台幣) 他們依然家財萬貫。因為對他們來說賭博只是發洩壓力的方式 這些「有餘裕可以小賭怡情」的人,很知道自己的經濟底線在哪 (美國上流社會參與高檔賭局的人不少,但因此傾家蕩產的還真不多) 某種程度上,我認為家父也是(只是沒那麼有錢,他是低配版) 至少成長過程中,我家所有小孩都算得過得平均之上, 至少沒餓過肚子缺過衣服,該補習或上的才藝班也沒缺過 放長假有能力他也會帶全家出國玩 但是,這種愛打牌的父親,平常周六周日甚至工作日的晚上 我們幾乎見不到他,他不會把他贏牌或輸牌的心情帶到家裡 但我們成長過程,他經常是缺席的,也常常搞不清楚自己小孩讀幾年級 他也曾自嘲是ATM老爸(但他是自己造成的) 因為他有空都去打牌(主要休閒),或是打小白球(近年退休後的次要娛樂), 或是找朋友(or小三,因為小三不會阻止他打牌)聊天 他根本沒有餘裕經營自己的婚姻生活,更遑論經營親子時間 套句家母的話,雖然經濟無虞,但心靈生活很乏味也很痛心 我到成年才知道,原來我爺爺也是這副德行。 只是我奶奶更慘,因為我爺爺根本不會賺錢! (結果似乎所有的孩子只有我父親染上這惡習) 所以,賭博雖然可能導致很多問題(ex:追債等等) 但對於那種放大絕招和你說「我知道賭錢的分寸」的人來說 你拿可能家破人亡被追債去和他們講賭博很可怕,是說不通滴! 雖然我愛我父親,但不表示我對他沒有任何埋怨 至少我從他和我母親的婚姻中學到一些事情: 你的另一半是否能夠建立一個健康且可和伴侶分享樂趣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擇偶指標 因為通常這樣的人格特質,比較不容易出現對事物成癮的問題 而當你的另一伴出現對某些/某樣事物沉迷上癮的症狀時 你應該盡早、適時介入找尋專業協助(治療) 如果發現無法治療又會影響你的生活,那此時確實要思考是否要分手/離婚 品酒,是一個優雅(也很花錢)的活動 但酗酒就不是那麼一回事 品嘗咖啡,是一件很文青的事情 但咖啡因上癮就不那麼美好了 網路媒體很有趣,有很多好玩有趣的事情,也可以汲取知識 但網路成癮就不是那麼有意思的事情了 投資房地產、買賣股票聽起來很正常很勵志也很有"錢"景 但當投資時沒衡量過自己的斤兩、沒做好功課, 這種投資或買賣股票的方式不也和賭博沒兩樣? 撲克牌本身也是一種無害的紙牌遊戲 德州撲克還有世界大賽(獎金不斐) 但沉迷撲克遊戲甚至賭博,似乎也不是太健康的休閒 麻將,本來是一種益智桌遊 很多人也只有過年玩那麼一次,更談不上賭博 但只要和賭博牽扯上關係,這遊戲就是罪惡, 更甚者,有人即使不賭博也可以一打就是數小時甚至十幾小時 這些,其實都是成癮問題 但為什麼有這麼多人的感情、婚姻、家庭,被上述這些事物的成癮症狀影響? 原因或許是事業不如意、生活不如預期、痛失至親...etc. 也或是人生沒有主要目標或單純的沒有自制力 真的要抽絲剝繭,可能要請每個個案自行去找精神科醫師或心理諮詢師聊天 不過這些成癮症狀是可以戒、可以治療、可以改的,自制力也是可以訓練的 我過去有很嚴重的網路成癮症 特別是入手人生第一支智慧型手機後 我被我自己的email綁架了,放假和家人吃個午餐也要不斷檢視email更新 接著被臉書和其他網路社群媒體綁架 連放假期間,去深山裡住小木屋,我都擔心沒有網路該怎麼辦? 萬一我漏接老闆的信該怎麼辦?萬一我少看朋友的臉書更新該怎麼辦? 如果我去XX地方沒打卡分享照片, 朋友會不會想我人間消失了?(其實沒人在乎你這麼多好嗎!?) 甚至,我出去約會點菜都要刷手機!完全無視我男友坐在我正前方! 打卡拍照似乎比什麼都重要,完全忽視我的另一半只想和我好好聊天、分享生活 因為我其他事情都算按部就班做,因此我自己都沒意識到我的網路成癮問題 在我意識到以前,網路世界完全佔據我的休閒時間 (難怪我老闆曾聽完我的「周末行程後」表示:you have no life) 直到後來遇到男友,他注意到我的問題 一開始單刀直入和我討論此事,當然是大吵 我不悅的原因不外乎是: 1) 認識你以前老娘都這樣活過來,你管屁啊? 2) 你自己不用網路社群媒體活得像個清教徒,少用自己的標準來管我 3) X的!那些文章報導論文寫的網路成癮症我幾乎每個都中了(不願意面對現實) 現在想想,"3"應該是大吵主因,我只是惱羞成怒,男友其實沒說錯 網路成癮好戒嗎? 難戒死了!我好想分手換男人! 我花了6-10個月才算把自己控制好,這段過程當然也和男友為這件事大吵好幾次 這段過程我們彼此大概都思考過要不要放生對方....好在這個關卡熬過來了 我認真思考過下面的事情: 1) 網路重要還是男友(這段感情)重要===> 結論,男友勝出 2) 為什麼我這麼依賴網路(email和社群媒體)==>我研究壓力大需要有釋放空間(病灶1) 3) 我過去生活除了工作,根本沒重心!(病灶2) 4) 歐美這幾年因為其中一方沉迷網路而離婚的人也真多(被事實現象給驚嚇到) 分享這些,只是想說: 如果你真的想珍惜一段感情,那麼另一半會成為你的生活重心 你會願意和另一半一起思考如何分享生活、讓生活更快樂、更健康 如果你認為這段感情值得,你會思考如何一起建構成功的未來 同時,一些「毛病」,也會為了另一半慢慢改掉 同樣的,你的另一半若真的在乎你、愛你、想和你繼續走下去 上述的事情他/她也會努力做到。 所以,麻將或賭博,在我看來都是假議題。會上癮的人可以沉迷的選項太多 真正的因素是這些人不自覺地沉迷於某樣事物而無法自拔 只是麻將和賭博的殺傷力,和酗酒、藥物成癮一樣特別強大發酵也特別快, 大家會認為是麻將、賭博(或風險投資)、酒和藥物的問題 認為這些東西很邪惡應該完全禁止 沒錯,這些東西具有高度成癮的特徵,也有人喊著要禁止這些東西 藥物問題複雜,例如高成癮度的止痛藥,就是嚴格的處方藥物 但過去美國的禁酒令也告訴我們,問題其實不在酒,你禁酒反而製造更多問題 而且酗酒的繼續酗酒,並不會因為禁酒令而真正根絕 就像「糖」也很容易讓人成癮(sugar addict), 但基本上不會看到有人呼籲政府應該禁止糖全面出現在市面上 所以我真心認為,原原PO男友的問題不是麻將或賭博 而是她男友根本上癮了!今天只要有成癮問題,不管是哪種行為都很麻煩。 不然就像一些推文說的,打麻將不賭博的大有人在(聽起來根本健康桌遊) 賭博但單位以每年100塊錢新台幣為基準(玩開心而已) 或是像美國華爾街那些參與高級賭盤卻不影響身家全身而退的也有 網路上不也有這樣詮釋麻將和賭博的人嗎?(其實他們不算說錯) 但這些人可以這樣說,是因為他們本身沒有上癮問題。 請注意:我不是在鼓吹這些行為很好,而是癥結點在於「上癮」 就是因為出現成癮症狀, 才會讓一些本來不該危害生命健康、感情婚姻與家庭生活的事情 變成讓人深惡痛絕的邪惡代表 通常大家只想把「戰犯」處理掉即可 但其實把戰犯A移除,上癮者也是可能轉移目標沉迷於戰犯B 把造成上癮的藥物移除,結果就轉而酗酒(這種案例很多啊) 就是因為「病灶」並未根除 也因此會成癮的人最後不斷使用錯誤的方式去經營他們的生活 因為成癮因素毀掉一段感情或婚姻,不是只有麻將和賭博才有這威力。 假設我們把原原PO男友一周可能20-30小時的麻將賭博習慣, 代換成同樣時數的網路遊戲(切記不可中離)、瘋狂酗酒、一天喝30杯咖啡喝到手抖、 馬拉松追劇(追玩A劇直接跳看B劇,甚至可以把C劇看N遍)、手遊...etc. 我想應該也不會有太多人覺得「換成另一個東西上癮會比較好」吧? 沉迷手遊、瘋狂追劇、藥物上癮(不必是毒品也能造成藥物上癮)、酗酒...etc. 上面關鍵字隨手google都可以找到毀掉婚姻或一段感情的例子 如果還沒結婚,講不聽分手就好(切記:不要先登記再離婚唷!XD) 但若已經結婚,伴侶勢必要經歷「勸告、大吵、稍微克制」的輪迴 這些成癮就像癌症一樣,有些人可以治療成功 (透過婚姻諮詢、精神科醫師協助等脫離成癮症狀) 有些人早已病入膏肓、不願討論病灶或注定藥石罔醫 (不願意接受外界協助、覺得讓他上癮的東西更重要寧願離婚) 婚前就有這問題,分手是最簡單的解決方法 但若成癮者「真心」想經營一段感情,他/她是會願意正視問題並且矯正行為 如果一個人沒有經營感情或家庭的心思,那麼不用到上癮,任何事情都可以比另一伴重要 有些成癮症狀是婚後才顯露或感染上 (成因可能是婚姻中的壓力或和婚姻完全無關的理由) 因為結婚了,所以伴侶無法說離開就離開 這種情況更需要處理病灶才有可能度過婚姻危機 以我父母的例子來看 我自己幾十年的觀察(加上我手足的討論)得到的結論是: 我父親的牌癮與賭癮,都是婚後多年才開始 婚前我父親也是青年楷模樣(所以我媽才會結婚,就算我爸偽裝也裝了非常多年) 婚後導致這些問題,是因為我父母婚姻中的各種大小紛爭讓他不想在家待著 再者,我父親本身成長過程可能沒有一個好的模範, 告訴他要怎麼更妥善地處理這些事情與情緒 而他自己的父親逃避婚姻與親子問題的作法也是打牌與賭博 所以他複製了自己父親的風格(諷刺的是:他其他兄弟姊妹都沒有這些婚姻問題)。 儘管他知道這件事情家人都深惡痛絕 但他說服自己「只要我不影響家庭經濟(使用所謂的『閒錢』),那就繼續玩下去吧!」 因此把打牌拿走後,他的選擇就是打小白球 他寧願打到手抽筋、肩膀受傷,也不想回家增加親子時間 (近年他可能年紀大了有所感悟,所以比較收斂) 所以,「病灶」真的不在麻將或賭博或任何一個可被代換事物 (就像鴉片類易上癮的止痛藥,也有研究討論過哪些情況與背景的病人,更容易上癮 。他們發現通常生活美滿的人不會有這類問題,可以成功停藥) 落落長寫這麼多,是因為過去短短幾個月,看到有人抱怨手遊毀滅婚姻 有人抱怨另一伴沉迷電玩、有人抱怨全職主婦太太沉迷追劇忘了做家務 或是這次的麻將賭博。 在我看來,他們都不是單一案例或可以完全歸咎、怪罪某件事物就可以解決 (如果要靠移除誘因才有辦法解決,那全體人類或許該考慮回歸原始生活) 很少人去問「為什麼」,以及到底要怎麼根治 也很少有人去正視這些「上癮」現象的成因或病灶 因此,「(各種)成癮症狀」導致的婚姻問題、感情問題與家庭問題 才會在現代社會層出不窮、推陳出新 至少,這是我觀察到的,也是我自身經歷過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87.10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519650814.A.044.html

02/26 21:41, , 1F
02/26 21:41, 1F

02/26 21:41, , 2F
寫得很好
02/26 21:41, 2F

02/26 21:47, , 3F
推!
02/26 21:47, 3F

02/26 21:52, , 4F
一邊看一邊覺得自己網路成癮
02/26 21:52, 4F

02/26 22:23, , 5F
妳大部分的觀點我同意,但是扯到其他的成癮就太發散了。會針
02/26 22:23, 5F

02/26 22:23, , 6F
對麻將或賭博絕不是假議題,因為太多人深受其害了。會去碰觸
02/26 22:23, 6F

02/26 22:24, , 7F
,就是輕忽了嚴重性,去把麻將想為益智遊戲,把賭博類比為投
02/26 22:24, 7F

02/26 22:24, , 8F
資。嚐到了快感就欲罷不能,要戒就難了。有人可以說約炮app想
02/26 22:24, 8F

02/26 22:24, , 9F
成app本身並沒有不好,還可以拓展交友圈,我只能說有這種價
02/26 22:24, 9F

02/26 22:24, , 10F
值觀出現,危險就近了。
02/26 22:24, 10F

02/26 22:27, , 11F
約炮app的目的是約炮,他只是改變方式。但是麻將原始本意
02/26 22:27, 11F

02/26 22:27, , 12F
又不是賭博。不然為什麼會拿麻將作為失智症的職能治療?
02/26 22:27, 12F

02/26 22:28, , 13F
沒人把約炮拿來當某疾病的職能治療吧?
02/26 22:28, 13F

02/26 22:29, , 14F
說真的 你爸一個月幾次 跟他一個月兩三次差距有點大吧?
02/26 22:29, 14F

02/26 22:29, , 15F
你可以大聲說出口自己討厭麻將和賭博,我也很討厭。我甚
02/26 22:29, 15F

02/26 22:29, , 16F
至不會打麻將。但我不會因此忽略真正的問題。
02/26 22:29, 16F

02/26 22:32, , 17F
很多成癮就是從一個月兩三次開始啊!而且照原文來看還合
02/26 22:32, 17F

02/26 22:32, , 18F
併賭博,基本上已經算成癮的症狀,只是深淺程度而已。
02/26 22:32, 18F

02/26 22:35, , 19F
還有,投資和賭博本來就很類似,他們都具備不可避免的風險
02/26 22:35, 19F

02/26 22:35, , 20F
因素。我身邊也有學弟的父親投資沒搞好,槓桿玩過頭把全家
02/26 22:35, 20F

02/26 22:35, , 21F
錢都賠光,二話不說跑去跳海的。你說這種狀況不是一種賭
02/26 22:35, 21F

02/26 22:35, , 22F
博?
02/26 22:35, 22F

02/26 22:39, , 23F
美國金融風暴自殺的人可多了,照樣造句也可說金融投資讓人
02/26 22:39, 23F

02/26 22:39, , 24F
傾家盪產,深受其害,應該遠離。所以都不要玩房地產和股
02/26 22:39, 24F

02/26 22:39, , 25F
票或期貨不就好了?答案應該不是這麼平面吧!
02/26 22:39, 25F

02/26 22:41, , 26F
要討論原始目的?嗎啡的原始目的是拿來止痛的喔!不是原始目
02/26 22:41, 26F

02/26 22:41, , 27F
的是藥,它就不是毒
02/26 22:41, 27F

02/26 22:43, , 28F
原原po男友在職能治療嗎? 太發散了
02/26 22:43, 28F

02/26 22:46, , 29F
原始目的不是藥的都可以造成健康問題(第二型糖尿病),
02/26 22:46, 29F

02/26 22:46, , 30F
所以造成原因是什麼?你都沒看到我很在乎導致這些問題的
02/26 22:46, 30F

02/26 22:46, , 31F
原因(病灶)
02/26 22:46, 31F

02/26 22:47, , 32F
嗎啡的原始目的是病灶嗎?
02/26 22:47, 32F

02/26 22:48, , 33F
原事主面對這問題分手即可,但若發生在婚後呢?要怎麼解決
02/26 22:48, 33F

02/26 22:49, , 34F
?離婚沒那麼容易,所以找到病灶起因很重要,這些是我要
02/26 22:49, 34F

02/26 22:49, , 35F
說的。但你只糾結在原始目的
02/26 22:49, 35F

02/26 22:50, , 36F
你覺得討論發散,那是你的觀點完全尊重。但不能忽視我想討
02/26 22:50, 36F

02/26 22:50, , 37F
論的事情啊!
02/26 22:50, 37F

02/26 23:00, , 38F
推 完全同意 是一篇好文 任何事物成癮都可能造成家庭問
02/26 23:00, 38F

02/26 23:00, , 39F
題 你花多少時間家人小孩就少多少時間 甚至是忙碌的工
02/26 23:00, 39F
還有 58 則推文
02/27 00:28, , 98F
看AA制就知道是女追男了
02/27 00:28, 98F

02/27 00:31, , 99F
男方應該長得很帥吧
02/27 00:31, 99F

02/27 00:55, , 100F
推~~ 講太發散的,其實我想知道買彩券在你眼中算是做公益
02/27 00:55, 100F

02/27 00:55, , 101F
還是賭博的一種~
02/27 00:55, 101F

02/27 01:02, , 102F
為什麼AA制就是女追男?
02/27 01:02, 102F

02/27 01:03, , 103F
02/27 01:03, 103F

02/27 01:16, , 104F
講彩券又更發散了,扯再多都無法淡化原原po男友打牌賭錢事實
02/27 01:16, 104F
沒有人忽略原事主男友打牌賭錢的事實?你哪隻眼睛看到我覺得她男友很OK? 但先前幾篇文章和其下面推文也有人提到:打牌的人很多但也家庭和樂 或是:過年小賭一下 or 用多於閒錢去賭礙到什麼? 真的要辯論,信不信這些人可以拿出一卡車的案例來反駁你? 所以問題在於這種行為?還是「沉迷耽溺」於這種行為? 就像很多事情本意並不差,可一旦使用者失去控制, 讓這件事情嚴重影響家庭生活與婚姻品質 那是要鞭「這件事」?還是要鞭「上癮成迷」的行為? 不能見樹不見林,原原PO男友的行為是事實 我從頭到尾都鼓勵她分手啊!因為講不聽嘛! 可我要說的是「要用其他打牌賭博卻沒導致家庭破裂的案例辯護當然可以, 但要知道那些案例沒導致家庭與婚姻破碎的原因是什麼。其中的差異在哪裡才是重點」 不然同樣都是賭博,有人一年或兩年去一次拉斯維加斯賭個幾百美金就爽了 有人是一個月在賭城賠個幾千上萬美元不等 前者大家覺得是度假放鬆、後者被視為職業賭徒 兩者差異在哪裡,我想應該很明顯。 如果你從頭到尾只想說「反正打牌和賭博本身就是邪惡不好」 如果你認為只要做了這些事情,不管頻率如何都該被批評地體無完膚 那自然和我的討論完全沒有交集。 「原始目的好壞」和「會不會因為上癮導致家庭問題」本來就是不相違背的事情

02/27 01:23, , 105F
其實你講的最發散了~~
02/27 01:23, 105F

02/27 01:25, , 106F
我可沒扯桌遊、益智遊戲下水,隨便你開心講囉
02/27 01:25, 106F

02/27 02:04, , 107F
女追男也不一定會搞成這樣 我弟弟也是遇到女追男
02/27 02:04, 107F

02/27 02:04, , 108F
但對方有時候還是很強勢的
02/27 02:04, 108F

02/27 03:46, , 109F
一個月打兩三次牌就斷言上癮還太早吧
02/27 03:46, 109F

02/27 07:02, , 110F
原原po男友沈迷打牌賭博是事實,然後呢?如果今天不是男
02/27 07:02, 110F

02/27 07:02, , 111F
友,是丈夫,你要怎麼解決問題?沒人說這行為對,但你只
02/27 07:02, 111F

02/27 07:02, , 112F
看到你不喜歡的關鍵字
02/27 07:02, 112F

02/27 07:08, , 113F
一個月兩三次如果還不多(而且麻將通常都要打好幾小時,
02/27 07:08, 113F

02/27 07:08, , 114F
花的總時數很可能很驚人),那要等到變成一週兩三次嗎?
02/27 07:08, 114F

02/27 07:18, , 115F
還有TIBING提彩券是因為過去不時聽到有人沈迷這件事,花大
02/27 07:18, 115F

02/27 07:18, , 116F
錢包號卻沒中獎,最後經濟生活也出問題(但這不是政府開
02/27 07:18, 116F

02/27 07:18, , 117F
放彩券的目的,問題還是在這些人的使用方式)。我們在討
02/27 07:18, 117F

02/27 07:18, , 118F
論不同事情導致的成癮症狀影響生活,這些都可能造成很嚴
02/27 07:18, 118F

02/27 07:18, , 119F
重的後果,至少我認為都該被重視,但aoi似乎覺得相提並論
02/27 07:18, 119F

02/27 07:18, , 120F
是不應該的,儘管造成的後果嚴重程度可能差不多?但放一起
02/27 07:18, 120F

02/27 07:18, , 121F
討論就很發散?
02/27 07:18, 121F

02/27 07:20, , 122F
買彩券有控制總支出就好。彩券本來就是賭博,但至少
02/27 07:20, 122F

02/27 07:20, , 123F
一張就是50/100/200/500/1000/2000固定金額,不會無
02/27 07:20, 123F

02/27 07:20, , 124F
法預估要輸多少
02/27 07:20, 124F

02/27 07:33, , 125F
是可以控制沒錯,但是通常買彩券買到花幾十萬或百萬包牌,
02/27 07:33, 125F

02/27 07:33, , 126F
甚至上癮的都沒有這種自制力。不然早期六合彩導致離婚的新
02/27 07:33, 126F

02/27 07:33, , 127F
聞怎麼會這麼多?香港六合彩投注所還提供政府的戒賭資訊呢
02/27 07:33, 127F

02/27 07:33, , 128F
02/27 07:33, 128F

02/27 08:00, , 129F
aa制是女追男?!這邏輯很適合丟到男女版討論
02/27 08:00, 129F

02/27 08:02, , 130F
拿到男女版做實證研究看看
02/27 08:02, 130F
※ 編輯: yuhung (220.136.4.81), 02/27/2018 08:53:04

02/27 14:19, , 131F
y大講的真的很好~再推一次~~!
02/27 14:19, 131F

02/27 15:17, , 132F
超用心,推!
02/27 15:17, 132F

02/27 19:29, , 133F
推,感覺很多人都沒看完文章啊!
02/27 19:29, 133F

02/28 11:37, , 134F
一個月三次也叫成癮喔
02/28 11:37, 134F

02/28 11:38, , 135F
少那幾千就活不下去是有多魯啊
02/28 11:38, 135F
文章代碼(AID): #1Qb0V-14 (marriag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b0V-14 (marri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