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苦惱] 該死的宗教(一貫道)

看板marriage (婚姻)作者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時間11年前 (2014/01/08 16:51), 編輯推噓3(305)
留言8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2/36 (看更多)

01/07 10:47,
其實天主教是真的不能拜拜,只是為了傳入華人世界才開放
01/07 10:47

01/07 10:48,
如果你去問國外的教徒就會跟你說當然不能拜
01/07 10:48
你確定你問的是天主教的神職人員嗎?

01/07 11:08,
就像明末清初的耶穌會,為了打入中國市場,允許祭孔拜祖
01/07 11:08
這種問題是大公會議說了算 大公會議決議了後各地的主教團也必須遵守 而且就以祭祖一例,是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帶頭祭祖

01/07 11:09,
呃,修女校長拜拜,可能會被批判為不是正信/異端喔。。。
01/07 11:09

01/07 11:10,
這不叫離題啦,這是分享。夫妻信仰不同若又溝通困難
01/07 11:10

01/07 11:10,
對婚姻,對家庭,都是種苦難。。。
01/07 11:10
這問題最遲在上次的大公會議(梵諦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上請示過教宗,決議是可以祭拜 至少台南的天主堂我看過的四五間都有牌位和香案 天主教的墓園也有在燒香,但不可燒冥紙就是了 PS: 燒香是緬懷和代禱,那燒冥紙是? 在天堂用不到錢吧 沒有正信和異端的問題 神學系統把那堆東西回到潛質說,上帝是最完美的實現 拜祖先是一種緬懷和代禱,整個意義已經和以往的拜拜方式不同了 廟裡的神因為他們的德行才能成為神,那為什麼不能尊敬他? 但最完美的神還是在耶穌天主那裡... PS: 大多數的基督宗教新教才是不能拿香,甚至連耶穌像都會被視為偶像崇拜 十字架上連耶穌像都沒 -- http://www.catholic.org.tw/goodshepherd/ya.htm 可搜尋"諸聖相通功" ----------------------------------------------------------------------------- 基督徒紀念亡者的簡史 http://catholic-liturgy.org.hk/slides/slide01/index.htm 2004 年 11 月 17 日 基督徒相信在基督內眾人都要復活,故此,早期基督徒都不願意火化,而採用土葬,且在 墓地,特別是在羅馬城外地窟,以壁畫或石刻,表達在基督內得救和安息,並期待天國盛 宴的共融。 同時,基督徒也移風易俗,把在墓地與亡者共餐的習俗,改變為舉行「主的餐」 ( 亡者 彌撒 ) ,來體現與亡者在基督內共融。 後來,在某些地區,漸漸更喜歡把亡者葬在聖堂周圍,甚致在聖堂內,好期待基督再來時 首先復活。 在這時期,為亡者的祈禱文是充滿信心的。羅馬感恩經為亡者祈求說:「主,求你也垂念 你的僕婢 ( 某某 ) ,他們保持著信德,先我們而去,現在安眠休息。主,我們求你賞賜 他們,及所有安息於基督懷中的人,一個清涼、光明和安寧的居所 ( 詠 23 : 2) 。」 到中世紀,信友因不明白拉丁文,對教會信仰頗為無知,且當時多調死後有審判,以幫助 信友行善避惡,故為亡者的祈禱,多祈求天主寬恕亡者罪過。亡者歌詠也多強調審判。且 有不斷為亡者獻彌撒,以脫煉苦。許多聖堂建築也有天主審判萬民的畫像或雕像。 中國人自古就敬祖祭祖,是「孝」的表達:「生事之以禮,死祭之以禮」,「事死如事生 」,且發展出「以祖配天」的觀念,來歌頌祖先的大恩。村或鄉都建有祠堂,敬祖的同時 ,又團結族群。祠堂還有「會堂」和「學校」的功能。 從敬祖祭祖開始,也自然因家族的關懷,發展到求祖先保佑的想法。 在葬禮中,從用「人殉」到「泥俑」,已是進步。後來有習慣燒紙錢、紙屋、紙馬、紙車 等,供死人在陰間用,便成為民間習慣。 十七、十八世紀傳教士到中國,有傾向認為敬祖祭祖是「孝」的習俗,故可讓中國教友繼 續,但也有認為是迷信,故反對敬祖祭禮。於是發生禮儀之爭。結果禁止祭禮祭祖。中國 教友變成反祖叛宗。 1939 年解禁,因為當時認為是社會習俗,表達敬祖而己。 1966 年 -76 年大陸文化革命 ,期間,台灣復興中國文化,于斌樞機提倡祭祖。於是台灣聖堂多有祖先牌位,且用本地 柱香,果品來敬祖。 梵二會議之後,教會強調為亡者祈禱要表達在基督內的逾越共融,且要宣告在基督內永遠 的生命。 在信仰中不再怕懼,反而充滿永生的希望,期待天國的重逢。 香港教會在梵二 (1963-65) 後,也漸漸接受祭祖的中國文化。 1966 年祝聖的善導之母 堂,入口便設有為亡者祈禱的地方,供有亡者照片。其後在其他聖堂,也效法這做法,除 照片外,也可用紀念冊 ( 生命冊 ) ,寫上亡者名字。 一般為亡者祈禱的地方要表達共融,也表達與亡者一起祈禱,仰望天鄉,故此最好不要在 前方,而是在側面或後面,與大家一起朝向祭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5.189.156

01/08 16:52, , 1F
天主教不是會點蠟燭~
01/08 16:52, 1F
聖誕夜和平安夜是會點蠟燭 但祭祖時沒遇過一次點蠟燭的,都是神父舉行彌撒和代禱後,家屬到牌位前燒香

01/08 17:07, , 2F
把蠟燭作的超細就是香了
01/08 17:07, 2F
不一樣 ※ 編輯: kuopohung 來自: 111.255.189.156 (01/08 17:12) ※ 編輯: kuopohung 來自: 111.255.189.156 (01/08 17:15)

01/08 17:28, , 3F
宗教最初絕非對小地方吹毛求疵 現代人活到無聊了就開始
01/08 17:28, 3F

01/08 17:28, , 4F
想些小事逼死自己啊
01/08 17:28, 4F

01/08 17:30, , 5F
光從不能吃海鮮到後來根本無視 一堆規則幾百年來都不
01/08 17:30, 5F

01/08 17:30, , 6F
知道更改多少了
01/08 17:30, 6F

01/08 22:43, , 7F
聽說台北某大學清明節的時候會有神父拿著聖經出來唸完後
01/08 22:43, 7F

01/08 22:43, , 8F
大家拜拜~
01/08 22:43, 8F
文章代碼(AID): #1IpH6Nfd (marriag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pH6Nfd (marri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