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為什麼我們年紀越大,越不愛說話
對岸的文章, 不過覺得很適合這裡, 就轉成繁體分享了
原文 http://36kr.com/p/5119921.html
當我身處海底時,會找不到讓自己浮出水面的理由。--《碧海藍天》
春節,是一年聚會最為集中的時段。一群人的狂歡之餘,總有一些時刻,你感覺有些格格
不入——你不再留意身邊形形色色的人,你不再對外界產生好奇心,你開始自問——我為
什麼要置身其中?我要跟他們聊什麼?我為什麼不想說話?
在這個「輕歌曼舞盡日不息,聲色犬馬終年無休」的世界,這樣「喪」的極端感受,大概
只是極短暫和稀缺的片刻,伴隨我們更多的是帶著淡淡厭倦疲勞的強撐。
少年人的鮮衣怒馬振臂高呼固然美好,但事務纏身的人們更期望的是有一些自己的時間,
不被任何的外力所撕扯。於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就開始覺得社交是種負擔
。
實際上,我們對「社交」一事的厭惡好像開始得很早。只是年紀大了,也慢慢有了拒絕的
資本,於是這種厭惡的情緒顯得格外突出。說白了,不愛的「社交」,更多的指向是參加
一些應酬,交一些沒那麼有所謂的新朋友。
菲利普·津多巴在《害羞與社交焦慮症》一書的序中寫道:「社交孤立和社會冷漠頻繁出
現,建立牢固的社會關係已變得十分困難。……人口學調查顯示,我們與他人的共同活動
越來越少,人們體驗到的焦慮情緒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
我們始終要面對一個事實,某一天我們不想要去了解新鮮事物,某一天我們懶得去跟任何
人對話……這些其實都還好,都是長久歲月積累之後的一種結果。雖然這不是必然,我們
也只想告訴你,即使發生,它也並不可怕。
因為在這些時光里,我們終將與內心握手言和,重新擁有面對孤獨的勇氣。以下,Enjoy
:「 不再需要的「被關注」 」
周國平在《內在的從容》中曾經寫過一段話:「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
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
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
,無需感到不安。」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喜歡去尋找自己的社群歸屬。主要是因為我們內心對於外界的安全感
沒有完全形成。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當人們衣食無憂的時候,我們的訴求主要集
中在情感和歸屬。人們都希望能夠從彼此的關係中獲得安全感,當這一點也被滿足時,人
們則跟期待得到來自社會的尊重,這種尊重有助於我們確定自我的價值。
伴隨著社會閱歷的增加,人們內心的自我認同逐漸形成,我們對外界這種安全感的渴求自
然就漸漸變少了。所以,更不需要勉強彼此「有趣」。於是,也就漸漸遠離了社交。
所以,你可能會發現,一些檯面上非常健談的人,私底下並沒有很話癆。對他們來說,他
們往往年輕時候就非常善於交朋友,他們並不認為跟人相處是一件難事。
但很多時候,擅長社交的人,不一定是熱愛社交的人。他們可以很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並且掌握同他人溝通的技巧。他們擁有獨立人格,可以獨立思考。對於這些人來說,「
社交」是一種本能,相比於「被人簇擁」,他們更需要的是「自由」。
「 那些年我們長大過程中的絆腳石 」
對社交的厭惡可能來自很多源頭,我們並不一定是天生的「孤獨患者」。
第一種人:工作模式導致生活模式的轉變
許多晝夜顛倒/燒腦的工作類型,導致人們在時間上脫節,在工作上被牽制太多精力……
當人被這些外因所駕馭的時候,社交完全是一種額外的負擔,讓本來就很煩躁的自己又多
了一項煩心事。所以自然而然的,他們就逐漸減少了社交的幾率。自己跟自己相處太久之
後,自然就不喜歡花費大量的時間成本去了解他人。
人類其實還是追求「經濟性」的動物,物超所值才是所有人都愛的事情。在很多人眼中,
當「社交」不涉及他們獲得社會利益,不會使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或者更差的時候,也就
不值得花費任何時間了……
第二種人:曾經經歷過羞辱性、刺激性的事件
其實這樣的人也許更多,在一些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小時候的我們不懂得怎麼讓他人尊重
自己,很容易被父母、老師在公開場合責罵,受到他人的取笑。
或許成年之後的我們並不記得具體的事件,但童年的陰影卻一直存在,導致我們之後的社
交過程中,總是會產生負面的心理預期。
第三種人:家庭的教育方式影響
不管是過度保護、還是過度專制,其實都會限制到孩子的行為。過度保護會讓他們無法得
到必須的社交技能;過度專制、反覆修正行為,則會更加讓人畏首畏尾。這就好像,只要
一伸手,就有一把刀剁下來,那以後誰還會想要伸手呢?
「 每個人都是「社會焦慮患者」 」
更多的時候,社交焦慮不是「先天缺陷」,而是後天的、外在的影響逐漸侵蝕了我們同他
人交往的慾望。心理學上有關社交的「惡性三循環」可以解釋解釋我們的焦慮為什麼會逐
漸嚴重。
跟人交往的第一階段,我們會自然地產生緊張感,甚至是「害怕」。根據研究,每個人都
會在生活中對社交有著一定程度的焦慮。擔心自己表現的不好,給別人留下很差的印象。
他們對自己缺乏自信,總是對社交結果懷抱消極的預期。這種謹小慎微的態度很容易讓他
們顯得倉皇狼狽。
進行到第二階段,就是「羞恥或者自責」,負面預期不斷增強,我們對自己的行為和反思
開始加重。應該每個人都經歷過那種抓耳撓腮地煩躁,想著自己怎麼表現的那麼差。這種
羞恥感只會循環往復,不斷加重。然後基本就只會產生兩種結果,第一種:看到這些人就
有不好的社交記憶,我要遠離他們;第二種:我就是這樣不善社交的人,我不要再做這件
事情。經過這一階段,基本每個人都會對人群交往產生一些牴觸甚至是憤怒或者怨恨的情
緒。
而到第三階段,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加強。尤其是「羞恥感」會在日積月累中,像是潛伏
在角落的怪獸,隨時就能吞噬我們。如何解決「羞恥感」?只能是怪罪那些「嘲笑」過我
們的人,怪罪那些比我們更加有優勢的人?我們會想:「你們已經那麼優秀了,為什麼要
在人群中凸顯我的笨拙和不堪?你們就那麼自私嗎?」到了這個層級的焦慮,我們對社交
的消極認知達到一個峰值,厭惡社交也是很順理成章的後果。
我們當然不可能把這些燥郁的情緒外化,只能是默默地退出一個又一個自己討厭的社交圈
。
但是我們不得不說,孤獨始終是人生的終極形式。保羅奧斯特曾經說過:「孤獨,但不是
孤身一人的那種狀況……,是隱退意義上的孤獨,是不必看見自己,不必看見自己為他人
所見。」
我們始終要面對一個事實,某一天我們不想要去了解新鮮事物,某一天我們懶得去跟任何
人對話……這些其實都還好,都是長久歲月積累之後的一種結果。雖然這不是必然,我們
也只想告訴你,即使發生,它也並不可怕。
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蔣勛
Reference:
《社交困難:人們之間仿佛有一種我從未學會的暗語》
BY 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社交到底可怕在哪兒?為什麼人們會出現社交焦慮? 》
答主 / 蘇德中,BY 知乎
《如何理解把社交當做負擔的人的心理》 BY 知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2.87.6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ingle/M.1519046638.A.3D0.html
推
02/19 21:28,
6年前
, 1F
02/19 21:28, 1F
推
02/20 11:06,
6年前
, 2F
02/20 11:06, 2F
→
02/20 11:08,
6年前
, 3F
02/20 11:08, 3F
推
02/20 19:11,
6年前
, 4F
02/20 19:11, 4F
推
07/08 10:04,
6年前
, 5F
07/08 10:04, 5F
single 近期熱門文章
6
10
11
29
PTT兩性男女區 即時熱門文章
14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