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求助] 選擇國小的爭執

看板marriage (婚姻)作者 (bobo)時間2年前 (2022/10/13 22:18), 2年前編輯推噓9(905)
留言14則, 9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2/24 (看更多)
光看學校討論真的沒有什麼意義, 重點是家長可以分配多少時間照顧小孩, 除了少數那些天生有動力念書的孩子, 剩下小孩80%都是靠家長的引導跟家庭教育, 學校同儕占比的競爭力大概只有20% 另外根本不存在一間學校沒有霸凌, 只有8+9會霸凌同學? 老師也會喔 ※ 引述《jack520 (make sense)》之銘言: : 大家好 : 小孩明年要上小學了 : 目前面臨著要念A國小或是B國小的困擾 : A國小的優點(新店直潭國小) : 1.位於山區,校園內有森林,更多時間可親近大自然。 : 2.離家較近。 : 3師資年輕,課程設計有獲教育獎。 : 隱憂 : 1.學生人數少,一個年級只有一班,家人擔心課業缺乏競爭力。 : 2.擔心同學素質差,因爲沒有限學區,怕家長會把比較難教養的孩子往山區小學送。 什麼叫做難教養的孩子? : B國小(新店北新國小) : 優點 : 1.位於市區,學生多,社團活動豐富。 : 2.可銜接目前就讀的幼兒園續讀安親班,加強課業輔導。 : 缺點 : 就是沒有上面A國小的優點。 : 我屬意A國小,原因是我覺得可以在親近自然的環境下成長,有益身心健康,加上孩子 : 很黏3c希望讓他可以平衡一下。 很黏3C這點是不是應該先解決? 並不是到親近自然的環境就不會忘記3C好嗎? 而且長期喜歡3C,上課會很難集中注意力。 另外,為什麼要讓小孩黏3C, 是家長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陪伴嗎? 還是根本有時間但是卻不想陪伴, 學校能解決的真的不多。 3C成癮之後,還有一定的機會會被貼上疑似ADHD PS. 建議可以帶孩子看一下繪本 《如果你給老鼠手機》 : 至於讀書課業我是覺得這種都各憑天賦的,一樣都是公立國小,教學內容應該都差不多。 : 但孩子母親屬意B國小,覺得在比較競爭的環境下長大,才不會跟社會脫節,而且孩子 : 個性內向,惟有用功讀書才能在社會立足。 : 為了這件事,夫妻雙方各有堅持 : 一討論就是不歡而散,沒有共識 : 希望大家可以給我們一些意見,感謝。 台灣除非走到體制外,所有的學校都像是工廠一樣, 試圖打造"聽話" "守規矩" "會念書"的小孩, 而隨著導師的個性,班級的氛圍差異顯著。 我把孩子送全美幼兒園(中班), 我每天依然要花1小時複習他的課業(拆成3個時段), 他的英文才有在軌道上,多的是那些跟你說小時候念雙語根本沒用的大人, 因為他的父母根本以為學校可以搞定一切。 (私校外師超愛說: 你們花了這麼多錢送來學英文,請在家多幫孩子複習英文, 不然也只是浪費錢。) 請先釐清你們夫妻兩個對孩子的支持是什麼? 誰會是主要教導孩子作業的人, 大人可以分配的時間(行程表/接送等)跟教導的能力也需要評估, 先釐清這些,接著仔細條列出你們所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大人, 你們會在選擇學校會有更多的共識。 學校是學習的地方,不是改造人的地方, 學校環境很重要,但是家庭環境更重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5.225.116.166 (香港)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665670730.A.3A3.html

10/13 22:26, 2年前 , 1F
推這篇,不是說學校沒有影響,而是相較家庭教育,影
10/13 22:26, 1F

10/13 22:26, 2年前 , 2F
響小得多。如果選離家近的學校可以最大化家庭教育資
10/13 22:26, 2F

10/13 22:27, 2年前 , 3F
源,確實沒有必要長途通勤唸名校
10/13 22:27, 3F

10/13 22:45, 2年前 , 4F
推,我覺得你分析的很好
10/13 22:45, 4F

10/13 22:47, 2年前 , 5F
10/13 22:47, 5F

10/14 03:03, 2年前 , 6F
天份3成 同儕3成 家長3成
10/14 03:03, 6F

10/14 05:54, 2年前 , 7F
10/14 05:54, 7F
台灣學區跟學校相較於美國的差異度比較小, 美國比較差的區域(槍枝暴力吸毒問題),學校也只是避風港, 對於台灣大部分的體制內公立小學的差異有但是小,(校風開放或是保守) 學校的老師的確可以點出一些問題,但多半是ADHD等負面問題, 老師有很多心力是花在維持次序感,是否有更多的資源支持就看運氣(雷師也是)。 如果真的很想參與(干涉?)學校的教育, 請家長多參加學校活動,如果時間允許就去當學校志工(理解校風/眉角/些許人脈), 想辦法結交同學的父母一起討論, 多多跟老師交流,並且要用體諒包容的語氣探討更好的教養方式。 每個人都需要獲得肯定,所以務必也要先肯定老師的辛勞之後開啟需求表達。 不管A或B學校都需要家長共同參與, 學校不是只有學生老師而已 ※ 編輯: caramelputin (165.225.116.166 香港), 10/14/2022 11:17:41

10/14 13:08, 2年前 , 8F
推這篇 家人是學校老師 也說現在家長都太把學校
10/14 13:08, 8F

10/14 13:08, 2年前 , 9F
當成唯一孩子教育的場所
10/14 13:08, 9F

10/15 00:48, 2年前 , 10F
以教育現場來說,覺得把孩子丟到學校就能長好是不可
10/15 00:48, 10F

10/15 00:48, 2年前 , 11F
能的,老師只能輔導學生又不能管教學生。家庭教育才
10/15 00:48, 11F

10/15 00:48, 2年前 , 12F
是孩子成長的關鍵。
10/15 00:48, 12F

10/15 02:15, 2年前 , 13F
推 核心關鍵其實還是在家長
10/15 02:15, 13F

10/15 05:12, 2年前 , 14F
推這篇 家庭功能真的是最重要的
10/15 05:12, 14F
文章代碼(AID): #1ZI1vAEZ (marriag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ZI1vAEZ (marri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