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教育扼殺創意
: 這是今天看了朋友轉發的演講 對於裡面有段
: 莎翁小時候上過英文課這句話感到很震驚
: 說真的 我還真沒想過這件事情 分享給大家
莎翁的那段只讓我覺得中華文化圈的教育和歐美真是有極大差異
華人的教師
最古早來自貴族士大夫 是一群念過書的人
但是在混亂的時代被迫到民間 用以前的"技能"賺錢生活
身分地位上還是相當高 平民也是用非常尊敬的態度看待"老師"
這種尊師的思想流傳到現在影響力依舊
歐美就不一樣了
歐美的教師來自於戰爭的"奴隸"
同樣是戰亂時代
但是兩國交戰之後
戰勝國會將戰敗國中看起來品行 學養都不錯的人挑來教育自己的小孩
這成了歐美教師的前身
也因為這樣 歐美國家的教師身分地位較不如中華文化圈這麼大
(縱使這些年台灣的老師地位大不如前了 但是整體地位依舊是中上水準)
當這個人談到莎士比亞在過去曾經是某一位老師的學生
因此笑了一下 說:老師還得加油(在我看來還略帶了點玩笑甚至是不屑)
這點我想是有點不公平的
老師還得再加油? 要加到哪? 當一個老師的目的是什麼?
就算這個老師比莎士比亞優秀也未必是個稱職的老師
更何況很多老師自己都不知道什麼叫做稱職的老師
(那我知道嗎? 當兩年半了 我自己被某個主任默默的遷往人本陣營...
我自己倒是相信現在這就是真理 當然我相信的人本不是整天被罵到臭的那一種)
然而莎士比亞很優秀 很傑出
但是沒有這位老師的教育 莎士比亞未必是莎士比亞
就算這位老師教的再淺 不過就是句逗之學 甚至可能扁過他 體罰過他...
他依舊影響了莎士比亞在日後的思想
那這個老師說實在的是個有貢獻 有產出的名師
至於他懷疑學校從來沒有舞蹈和語言 數學並重的教育...
那的確是一個有趣的構想 但他恐怕走錯地方了
學校之所以為學校 正是教人基礎知識與攝取知識能力的地方
從功能論來看 學校要篩選適合的人到正確的位置上
如果想知道自己是不適合舞蹈 那應該選擇舞蹈學校
而非專門傳授正是教育的"學校"
學校扼殺學生創意嗎?
其實很多時候是小孩子長大後學到羞恥心 才使得自己退縮不前
以及長時間的自我價值"辯證"後 使自己決定要位處於一個不敗的安全之地
學校又何其無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7.196.77
推
06/08 20:03, , 1F
06/08 20:03, 1F
→
06/08 20:04, , 2F
06/08 20:04, 2F
→
06/08 20:21, , 3F
06/08 20:21, 3F
→
06/08 20:22, , 4F
06/08 20:22, 4F
→
06/08 23:22, , 5F
06/08 23:22, 5F
→
06/08 23:23, , 6F
06/08 23:23, 6F
→
06/08 23:23, , 7F
06/08 23:23, 7F
非常同意 學校待一陣子 不難發現很多優秀的小孩
都是家庭教育教出來的 學校老師只要延續她在家裡的好習慣就很好教
有人會懷疑那都在家裡教好了 老師這麼爽幹什麼的?
傳道 授業 解惑 加上一個現代觀念就是教給孩子帶得走的能力
存在主義認為師生關係 為我-汝
上三點為經師必備能力
加上存在主義的論點才能使教師具備人師的特質
經師+人師=良師 <<<這很容易嗎? 老實說相當不簡單
※ 編輯: xbox1017 來自: 114.40.246.61 (06/08 23:52)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MenTalk 近期熱門文章
PTT兩性男女區 即時熱門文章
34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