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與後勤的文化邏輯
戰鬥與後勤的文化邏輯
Changcherub
近來關於張穎華相關新聞無意間引爆了一個社會事件,導致婦女團體向國防部抗
議軍職工作存在著性別歧視一事,在台灣社會這個民族感未確定的地方有著不同的
意義。筆者認為,其爭議所投射的思考頗值得一談。
婦女團體認為,國防部剝奪女性入軍校的權利,公然違反兩性工作平等法。不過
隨即國防部立即回應,軍隊的本質是暴力,這是對女性不利的場域,而軍中某些職
缺專供男性是為了戰力需要,無涉性別問題。這樣的回應方式立即將婦女團體的抗
爭歸入「只爭爽缺,不談義務」的不利地位當中。使得婦女團體的回應成了「權利
╱義務」分化下的單面向要求,只爭權利不享義務的方式使得婦女團體失去對話力
道。雖然更有趣的爭論仍然存在著,但本文想說明的觀點依持著如此的對話也就夠
了。
沒有一個軍事專家會承認,民族國家的常備軍只要純戰鬥部隊就夠了。而不需要
文宣、後勤、財務、資訊等相關的支援。就算有,也只是「支援」。但儘管戰爭理
論上如此,大家也都知道這一點,不知何以國防部對婦女團體的反動竟用「削減戰
力」的不利威脅回應女性從軍的問題?
無論古今中外,所有的戰爭紀念碑提及的,總是戰鬥男性的大名,後勤女性儘管
在戰爭中扮演著吃重的生產角色,但總對形成民族國家情懷似乎無能為力。戰爭總
是要死人的,國家力量正是在戰爭中,透過指定士兵的死亡使政治力量高度彰顯。
而後勤不會死,更重要的是後勤提供的生產力是沒有特定對象的,戰鬥單位可以透
過戰死或不降來表達對國家的忠誠度,但後勤卻沒有辨法作到這一點,因此它天生
無法在國與國的戰爭中為民族情懷獻上一絲紀念性。
女性的社會配置:生殖、生產、溫柔…。儘管對社會力量的發酵有著強大的作用
,一遇到戰爭,全盤被抹殺。早有學者指出,中國邁向現代國家之路的過程,正是
被抵抗日本侵略而死亡的同胞靈魂所喚醒。偏好死亡的國家,依賴死亡而形成的國
家主體,以及作為國家力量終極展現的軍事力量怎麼也容不下只會生產不會死亡的
女性。就算軍隊中存在著重要的女性,也只是極為邊緣的實質重要性。
軍中不理會人道與社會人權的訓練方式,其最終目的是訓練一個死得其所的戰士
,而不是一個充沛生命力的女人。就算真的開放了義務役的性別門檻,把原本讓男
性戰士展現死亡悲痛魅力的情境套在女性身上,也只是讓隨時為國死亡的男性將士
增加些許污辱,徒增被女性保護的羞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03.73.136.113
Feminism 近期熱門文章
PTT兩性男女區 即時熱門文章
20
25
1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