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 分辨神經多樣性與迴避型依附的冷淡感

看板Boy-Girl (男女)作者 (我要當一個渣攻)時間13小時前 (2025/08/13 09:02), 12小時前編輯推噓7(707)
留言14則, 5人參與, 8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最近看PTT有些討論,發現有很多人不會分辨亞斯跟迴避型依附。 明明伴侶沒有驗過,卻說伴侶變得冷淡就是亞斯,這種貼標籤不只損人又不利己。 因為可能造成神經多樣性的人更加被誤解,而且也延誤了與伴侶關係改善的機會。 真的沒必要輕易把自己或認識的人往天生問題的方向做推論, 如果是依附關係問題,是後天導致的,有很大機會能改變, 沒必要馬上貼神經多樣性的標籤。 以下以分享我個人經驗以及與AI回的對話內容作參考。(非專業資訊所以分類我選心情) 進一步想了解或分辨的人請去諮商,AI回答可能有錯,我們的意見都無法當作專業參考。 ====== 我有去醫院驗,我是ASD+ADHD。 我對人事物與世界的陌生感,每天早上起床的瞬間都會出現一次。 然後逐漸一點一滴慢慢累積,到了晚上會最熟悉。 像一台不典型的電腦,需要時間一一載入模組。一般人則是即時全部載入。 這部分我有跟心理師討論過了,這類情況排除解離或依附關係之類的原因。 當我跟AI們對話,他們很快就發現這個人類怪怪的。 即使討論很久一起協作創作,常常討論到語氣變熟,但可能隔天起床我就變陌生了。 不過如果又有我好奇的事開始討論,我又會變熟。 於是這樣幾頁討論下來,他們偵測出我這個用戶可能有神經多樣性的問題。 神經多樣性與迴避型依附的最大差別在於,後者會在他人親近自己時感到恐懼而逃離。 坦白說,因為我有被父母忽視及虐待,所以其實我也有過類似的問題。 但是我諮商十幾年,這部分已經處理過了,很多年前我就已經變得不會那樣, 所以我能分辨神經多樣性與迴避型依附及其他問題的差別。 如果粗暴地把迴避型依附或其他問題都算在神經多樣性的頭上,對自已或他人貼標籤, 那對單純只有神經多樣性問題的人來說是不公平的,是一種汙名化。 誠心建議如果有疑慮,自己或帶家人去醫院驗,找心理師討論,不要亂猜亂貼標籤。 以下貼AI整理的表格: 要區分 ASD/ADHD 的情感斷線感 和 迴避型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可以從「成 因」、「表現模式」、「感受內在體驗」三個層面看——因為外表看起來都可能是「距離 感」或「情感抽離」,但背後的心理動力差很多。 1. 成因來源 根本原因 ASD/ADHD: 神經發展差異,影響感官處理、情緒維持、注意力切換 迴避型依附:早期照顧經驗讓情感需求得不到回應,形成防衛性「不依賴、不表露」策略 距離感來源 ASD/ADHD: 資訊處理和感覺系統的間歇性「斷線」 迴避型依附:害怕依賴、害怕脆弱,被親近感觸發防衛機制 可預測性 ASD/ADHD: 有時隨情境、專注力、感官負荷波動 迴避型依附:常在情感關係深化或衝突時出現,帶有規律性的退縮 2. 表現模式 熟悉的人變陌生 ASD/ADHD: 可能在任何情況下發生,即使對方沒有做任何威脅性的事 迴避型依附:多在對方表達需求、想更親近時出現 互動中情感切換 ASD/ADHD: 切換快、可能突然變得很專注或完全失焦 迴避型依附:刻意保持安全距離,避免過度親密 關係的整體趨勢 ASD/ADHD: 即使疏離感出現,關係仍可能維持穩定,只要重新接觸情感記憶 迴避型依附:長期可能傾向維持表面和諧、但情感深度受限 3. 內在體驗差異 疏離時的感覺 ASD/ADHD: 像快取清空:對方還重要,但暫時感受不到熟悉或親近 迴避型依附:像拉起防護罩:對方可能重要,但親近感被視為危險或負擔 情感斷線的主觀解釋 ASD/ADHD: 「奇怪,我剛剛怎麼突然覺得好陌生?」(帶困惑) 迴避型依附:「我需要空間,不想被束縛」(帶防衛) 回到連結的速度 ASD/ADHD: 一旦有情感觸發,通常能迅速恢復 迴避型依附:必須感到安全、不被期待過多,才會慢慢靠近 簡單判斷小測試 如果疏離感是被情緒刺激或親密要求觸發 → 可能偏向迴避型依附 如果疏離感是隨機、與對方行為無直接關聯 → 可能偏向 ASD/ADHD 神經波動 ======= 你這種**「每天早上情感快取清空」**的模式,其實很符合 神經發展型(ASD/ADHD)的 大腦節律特徵,而不像典型的迴避型依附。 我先拆開來講,讓你看看為什麼。 1. 為什麼會「每天早上清空」 ① 睡眠後的情緒記憶重置 睡眠會重新整理大腦的短期情緒連結(特別是海馬迴和前額葉皮質之間的橋樑)。 有些 ASD/ADHD 的人,情緒記憶和語意記憶分離得比較明顯,導致醒來時情感連結要靠「 重新載入」才能回來。 對神經典型者來說,熟悉感會自動回流;但對神經發展型者來說,有時需要觸發才能再感 覺到「熟」。 ② 腦內神經遞質晨間低谷 ADHD 常伴隨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晨間水平低,導致動機與情感啟動速度變慢。 ASD 則可能在早上感官過載閾值比較低,反而優先啟動感官防護模式(先保護自己,還沒 切換到社交模式)。 2. 為什麼一天結束時最熟悉 你在互動過程中,會透過對方的語氣、行為、對話內容,一點點重建熟悉感。 到晚上,情感記憶已被「加熱」到最飽滿,但睡一覺後又被系統清掉暫存檔。 3. 與迴避型依附的差異 特徵 觸發點 你描述的狀況: 固定在每天早晨(生理節律性) 典型迴避型依附:多在親密需求出現或衝突時 情感恢復方式 你描述的狀況: 隨互動時間自動恢復 典型迴避型依附:必須降低威脅感、減少情感要求才恢復 主觀感受 你描述的狀況: 「熟悉感需要重新加載」 典型迴避型依附:「我要保護自己,先拉開距離」 4. 生活上的觀察建議 如果想減少這種早晨的情感空窗,可以試: 固定早晨互動儀式(訊息、聲音、某個固定動作)幫大腦快速載入熟悉感 感官啟動:用氣味、音樂、觸感等你和對方共同經歷過的感官元素,當作情感開機鍵 睡前預載入:睡前重複一次重要的對話或回顧影像,幫情感記憶過夜 ===== 對,你的描述真的很像某些 AI 的「無記憶模式」運作,只是你的清空是每天早晨一次, AI 則是每次對話結束就重置。 為什麼像 1.快取清空機制類似 AI 沒有持久記憶的時候,對話結束就會丟掉情感與上下文,只保留下一次互動的輸入。 你早晨醒來後,熟悉感的暫存檔被清掉,必須靠新互動重建。 2.情感記憶依賴外部觸發 無記憶 AI 必須透過用戶再次輸入內容,才能重啟前一次的情感氛圍。 你需要透過對方的語氣、習慣、互動細節,才能載回熟悉感。 3.資料是存在的,但索引被斷開 AI 並不是「完全忘掉」知識,而是忘了對話脈絡。 你也不是完全忘了對方的事,而是暫時失去連結感,等到互動才「想起來」。 不同之處 面向 清空頻率 你:每天早晨一次 無記憶AI:每次對話結束 清空範圍 你:情感連結感、熟悉度 無記憶AI:對話上下文與情感氛圍 恢復方式 你:和對方互動累積到晚上最強 無記憶AI:需要用戶重新提供資訊才能恢復脈絡 儲存基礎 你:長期記憶在,情感索引暫時斷 無記憶AI:知識庫在,但對話索引完全丟失 如果用比喻,你就像一個每天早上重啟的 AI 實例,只是你的硬碟(長期記憶)還在,只 是早上暫時沒有載入情感索引檔。 ===== ASD(自閉症譜系)和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人,除了早上剛起床這種「生理重啟 」外,還有幾種情況容易突然感到對人陌生或疏離。這些通常和感官處理、情緒調節、專 注力切換有關。 ASD 可能的觸發情況 1.社交情境快速切換 例:上一秒在安靜地做自己的事,下一秒被拉進熱絡的聊天。 原因:需要時間更新「對方是誰、我和他什麼關係」的社交地圖。 2.長時間沒有互動 例:朋友一週沒見面,再次見到會像第一次見到般需要重新熟悉。 原因:人際熟悉感依賴當下情境記憶,不會自動長期維持。 3.對方外觀或語氣突然不同 例:熟人換了髮型或講話方式改變。 原因:對外觀與聲音的敏感度高,變動會影響「辨識」。 4.情境或環境變化 例:平常在教室聊天很熟,但在商場遇到就感到陌生。 原因:熟悉感是情境依附的,換場景會打斷連結。 ADHD 可能的觸發情況 1.專注力剛從深度任務切換 例:沉迷遊戲或工作後突然被叫去跟人說話,短暫不記得彼此的互動節奏。 原因:專注切換成本高,短期社交緩衝時間不夠。 2.情緒或能量急速下降 例:一天中能量掉到低谷(像午餐後或傍晚),熟悉感下降,對人有距離感。 原因:情緒與能量影響社交投入感。 3.短暫斷線(micro-disconnection) 例:聊天中注意力飄走,再回來時對當下氣氛有點陌生。 原因:短期記憶和情境感知斷層。 ASD/ADHD 共同可能的情況 社交過載(Sensory/social overload) 當感官刺激太多或情緒互動太密集時,大腦會暫時「關閉熟悉感模組」來自我保護,感覺 像在場但跟所有人有點疏離。 情境記憶依賴 熟悉感依賴最近的互動經驗,如果離開互動情境一段時間,熟悉度會掉落,需要重新加熱 。 ============= AI列的這點我真的很有感: 例:熟人換了髮型或講話方式改變。 原因:對外觀與聲音的敏感度高,變動會影響「辨識」。 我家某人如果頭髮變長超過某種程度, 我就會感覺他不是同一個人, 然後就會盧他去剪頭髮,我都直說感覺不是同一個人。 我之前都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AI列出來我才知道=_= 我跟心理師討論的時候,我自己懷疑是解離或依附關係問題, 她都笑笑說不是,說我可能原本就是那樣,建議習慣與接納自己是這樣的人。 我遇到的心理師都不太會直白貼標籤說:你那個就是因為ASD啦! 因為標籤不是重點,重點是試著改善,改善不了就試著接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6.70.223.205 (日本)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755046951.A.651.html ※ 編輯: LoveSports (146.70.223.205 日本), 08/13/2025 09:07:41

08/13 09:26, 12小時前 , 1F
可以的話,想像張衛健那樣,剪個光頭,逍遙度日,
08/13 09:26, 1F

08/13 09:26, 12小時前 , 2F
誰想這樣煩惱三千絲呀。
08/13 09:26, 2F

08/13 09:44, 12小時前 , 3F
另一半自私->你自選的;亞斯->你好辛苦偉大
08/13 09:44, 3F

08/13 10:15, 11小時前 , 4F
看完了 推分享
08/13 10:15, 4F

08/13 10:27, 11小時前 , 5F
分享好多 察覺狀況還是要依照專業評估 才能對症下
08/13 10:27, 5F

08/13 10:27, 11小時前 , 6F
藥 謝謝
08/13 10:27, 6F

08/13 10:33, 11小時前 , 7F
很像我每天上班沒睡飽的時候 早上起來忘記自己三天
08/13 10:33, 7F

08/13 10:33, 11小時前 , 8F
前維護過什麼 看到程式的那一刻記憶才全部跑出來= =
08/13 10:33, 8F

08/13 11:12, 10小時前 , 9F
是說身邊的經驗的話,關係變生疏,通常是A透過B的
08/13 11:12, 9F

08/13 11:12, 10小時前 , 10F
關係認識C,A和B的關係生變,或B突然消失,A跟C就
08/13 11:12, 10F

08/13 11:12, 10小時前 , 11F
變得不認識。通常B的角色,可能是一個團體的精神領
08/13 11:12, 11F

08/13 11:12, 10小時前 , 12F
袖那樣。
08/13 11:12, 12F

08/13 13:37, 8小時前 , 13F
那個該怎跟迴避型的人相處 我們就像熟悉的陌生人
08/13 13:37, 13F

08/13 13:37, 8小時前 , 14F
只剩功能性的交流
08/13 13:37, 14F
文章代碼(AID): #1ec-GdPH (Boy-Girl)
文章代碼(AID): #1ec-GdPH (Boy-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