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 公權力給予幫助受害不需沉默

看板sex (西斯 性愛)作者 (隱客)時間18年前 (2007/09/22 18:53),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0rz.tw/4f36B 依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統計,95年受理通報總案件總數有9,202件,其中約4 成受害人沒有至醫院驗傷採證。據第一線醫療人員表示,民眾常因一時猶豫或認為傷勢不 嚴重,就醫時沒有說明自己是因受暴造成傷害,故醫療人員沒有通報為就醫保護個案。 6成受暴未立即報警處理 更常見的情形是,許多民眾在1.2個月或更久以後才要求醫師開立驗傷單,但因相隔時間太 久,而無法驗傷。 有些家暴受害人不願報案處理,認為沒有到要驗傷的地步。其實醫院會依受暴人的意願決 定是否報案(有6成並沒有立即報警處理),醫院開立驗傷單主要是做為若必須進入 司法程序時,保護自己的證據。另外,民眾因遭家暴或性侵到院進行就醫保護的相關費用 ,包括掛號費、診療費、驗傷單等,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皆全額支付。 95年臺北市就醫保護統計發現,5,015件家暴通報案中,受害人計有兒童280人(5.5%)、 少年143人(2.8%)。302件性侵害通報案中,受害人計有兒童24人(7.9%)、少年113人 (37.4%)。未成年受害人常不知如何尋求協助, 若鄰居或學校老師發現有受暴情形時, 一定要積極協助其就醫,讓醫護人員得以及時診療驗傷,才能讓受害兒童少年儘早得到庇 護。 此外,男性受害案件也往往被忽略,在家暴案 件中,男性受害者占了18%,性侵害案件占4%, 上述資料顯示並非男性就不會成為受害者。尤其成年男性家暴又以遭親兄弟及兒子毆打成 傷的比例較高,但可能受限於社會的傳統包袱,不希望被冠上懦弱的形象,因此主動就醫 的比例低,預估男性受暴的比例可能比想像中更多。 過程避免二度受到傷害 目前臺北市23家就醫保護醫療機構皆成立家暴及性侵害醫療小組,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更訂定「臺北市醫療機構受理家庭暴力暨性侵害事件就醫保護作業要點及流程」,當醫 院在門診、急診受理家暴或性侵害個案時,即要以第一級病患做優先處理,也儘可能安 排同性別醫療人員陪伴,避免受害人二次傷害。 目前衛生局更與警政、社政、司法單位共同努力,研擬如何在保護受害人的司法程序過程 中,減少重複陳述,避免受害人在心理上反覆煎熬。根據相關醫療小組成員表示,個案到 醫院就醫一直到就診完畢,最短需要30至40分鐘,情況較嚴重者,則依需要照會精神科、 婦產科、兒科等團隊成員協助,甚至需住院接受進一步治療。只要受害者自覺危險,皆可 聲請緊急性暫時保護令;受害者對相關保護法律不清楚,醫護人員可隨時提供服務。 婦幼保護專線24小時諮詢 若不幸遭遇暴力威脅情況,該如何做呢?遭受暴力的當時,若有能力求救,應先撥「110 」報警,由警方先阻止暴力。有些受暴者因施暴者有再犯之可能而不敢回家,也可透過警 方或家暴中心請求緊急庇護。 若有相關不明瞭之問題,亦可隨時撥「113」全國婦幼保護專線諮詢,此專線提供24小時 國臺語、外籍配偶母語等多聲帶接聽通報來電,民眾舉發若事後證明非受暴事件,亦不須 負任何法律責任。 籲請民眾受暴時儘可能保持現場,尤其是自身衣物儘量不要更換,也不要立即洗澡或清潔 ,若有分泌物,也儘可能將其留置於衛生紙、棉布上或紙袋內,保留最直接證據,對未來 進入相關司法程序時,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若受害者當下不願就醫或報案,也請將相關衣物完整乾燥保存,以免未來想要報案,卻因 時日已久,無證可查。我們的努力是為了讓更多受暴者獲得符合社會正義的對待,家庭暴 力絕非家務。協助受害者遠離暴力,將是第一線醫護人員刻不容緩的職責,除了醫護人員 的細心敏感以外, 呼籲大眾多關心身旁的人,並懂得適時運用醫療資源來求助或通報,才 能真正幫助受暴者遠離恐懼。 -- 別問我是誰?我只是退隱的屌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7.184.147 ※ 編輯: doggy1973 來自: 61.217.184.147 (09/22 18:53)

09/22 18:55, , 1F
別問我是誰?我只是哀傷的鳥蛋! Q_Q
09/22 18:55, 1F
文章代碼(AID): #16zFGKug (sex)
文章代碼(AID): #16zFGKug (s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