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愛在暹羅與死在威尼斯
第一次看{死在威尼斯}{魂斷威尼斯}是在十七歲時,原著是德國文豪
湯瑪士 曼,主人翁是文學家Einshbach,網路介紹汗牛充棟,當時剛經過白先勇的
"台北人""寂寞的十七歲"洗禮,有些感覺但不深刻,大學時加入電影圖書館,
才第一次欣賞到電影版的"Death in Venice",導演是威斯康堤,看完後整個人嚇到了。
現在有DVD,華納出版的,百事達應該租的到,很老的片子。這部片子偉大處並不在
同志情誼,故事主人翁應該是影射(馬勒)(MAHLER),片中身份也從援助的文學家改成
音樂家,前半段描述男主角 事業受挫,喪女,喪妻(或離異),心情最低落時
到了威尼斯休養,結果美少年 達秋 出現了,主人翁看到後驚為天人,久久不能自己,
弔峗的是 男主角並不是明顯的同性戀者,那為何有此反應呢?原來,主角一生都在
都在追求藝術上的美,片中不斷重複主角對美的定義,追尋的挫折,對美的嘗試與失敗(藉由音樂),就在一切絕望時,達秋出現了。於是生命有了新的定義,
人生已找到最後的歸屬。電影中段即在描寫這段追求,暗巷中的尾隨。旅館中的
刻意邂遘,眼神的交會。導演很高竿的用義識流的手法拍攝,片中男主角與少年
從未交談,接觸。後半段描述威尼斯發生瘟疫,旅館遊客紛紛走避,但主人翁為了美少年
卻留了下來,最後魂斷威尼斯。。每次電影播到最後,我都已不忍卒讀,但見男主角衰弱
的指著美少年,臉上的粉彩,染髮劑流了滿臉,而男主角如希臘神話中美少年ADONIS般的手指著
遠方,影像是模糊著,而我的雙眼早已模糊了...(待續)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0.219.154
→
04/15 15:40, , 1F
04/15 15:40, 1F
→
04/15 15:42, , 2F
04/15 15:42, 2F
gay 近期熱門文章
6
10
PTT兩性男女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