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悲慘寂寞?科學研究:單身好處多
心得: 離婚後 想"再婚"嗎?
單身好不好呢?
要等待別人來愛自己 很累.... (而且 還需和對方<交換好處>喔!)
夫妻會"離婚" 就是對彼此<交換的好處> 不滿意:
1. 有些女人嫌男人給的<家用> 不夠多 於是要求離婚 (如 奧運金牌陳詩欣)
2. 有些男人(鐵公雞)不願付出更多"金錢" 夫妻拉倒 離婚 (明明凹姓 裝死)
3. 有些女人 不願被夫家凹"勞力/時間" 於是離婚 (就像我)
4. 有些女人 不爽被夫家當<二等公民>對待 於是離婚 (就像我)
5. 有些女人 不想生小孩 但 夫家介入 堅持要有孫子 只好離婚 (就像我)
* <古代女人>型: 男人凹姓 女人凹錢 (各有所凹 各自打如意算盤 心理平衡)
認為男人就是應該"出錢"養家
她負責生小孩 做家事 就好 (逼她工作 她會覺得她吃虧)
<長期飯票>是她結婚的"目的"
* 有些男人 沒離婚 是為了"小孩" (擔心小孩<生活起居> 沒媽媽照顧)
* 有些女人 沒離婚 是因為沒"獨立經濟能力" 只能勉強維持婚姻度日
要像宋慧喬一樣十全十美 才有人愛 更累.... = =
還不如自己好好愛自己 (吃飽 睡好 住好 用好 穿好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比較快 比較容易~~ :)
如今 離婚了! 不用再"為情所困"
不用再為了"愛".... 被逼或被要求做"自己不想做"的任何事 (譬如 除夕夜)
感覺挺好的! ^_^
看一下這則新聞吧~~
這可是單身朋友們的"好消息"喔~~ ^^
※ [本文轉錄自 regimen 看板 #1RR_ixi1 ]
悲慘寂寞?科學研究:單身好處多
Web Only 編譯 黃維德 2018-07-22
我們奮力追求著愛情,好像沒有個「另一半」,人生就不完整。但是,科學研究發現,單
身有不少好處,其中之一就是獨處的時間。近期研究指出,單身者不但更有可能擁抱孤獨
,也更有可能從獨處中獲益。
單身生活就是她的「從此以後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的心理學
家狄保羅(Bella DePaulo),在去年的TEDx演說分享著。
研究顯示,她說得可能有些道理。她在為美國心理協會進行的簡報中,展示了相關證據,
顯示單身者通常比已婚者擁有更強的自決感、更有機會體驗到心理成長和發展等。
狄保羅致力於推廣單身生活,也在美國各地分享這些研究結果;她認為,心理學社群太常
無視這些研究結果。
單身者通常擁有更強大的社交網絡
2015年,社會科學家開始研究,美國單身成人與已婚成人,在親戚、鄰居和朋友關係上的
差異;結果發現,單身者不但比已婚者更有可能頻繁接觸他們的社交網絡,也更常自社交
網絡獲取協助、向社交網路裡的人提供協助。就算排除了種族、性別、收入水準等因素,
結果依然相同。
研究論文中寫道,簡言之,「單身會增加社會連結,無論男女皆是如此。」幾項近期研究
指出,培養友誼是提升老年幸福、增加快樂程度的關鍵。
其中一項在2008年發表於《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研究發現,固定與10人以上連
繫的人,快樂程度會比固定連繫人數較少的人高上許多;朋友比較少的人,總體快樂程度
也比較低。
家人以外的朋友尤其重要
密西根州立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喬比克(William Chopik),透過總計近28萬人參與的研
究發現,隨著年齡增長,友誼會變得愈來愈重要。
以年老者而言,友誼比家人關係更能有效預測健康和快樂程度。
喬比克在聲明中表示,「保有幾個非常好的朋友,真的可以為我們的健康和幸福感帶來極
大的不同。因此,投資最能讓你快樂的友誼,是個很聰明的做法。」
體態通常比較好
「定下來」的人會開始慣於不健康的習慣,或許有些道理,至少以部分體態衡量標準來說
是如此。
研究者針對18至64歲、總計超過1.3萬人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單身且從來沒有結過婚的
人,每週的運動頻率高於已婚者和離婚者。
2015年發表於期刊《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的研究,比較了來自9個歐洲國家、
約4,500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後發現,平均而言,單身者的BMI會略低於已婚者。總
體而言,已婚者的體重會比單身者多出約5磅。
可能會擁有更高的個人發展程度,也能自獨處時間獲取更多益處
數項研究指出,孤獨可能與自由感上升、更高水準的創意和親密感等益處有關。
心理治療師莫林(Amy Morin)表示,獨處時間亦有助提升生產力。「獨處時間不一定得
孤獨,那有機會成為了解自己的關鍵。」
另一項針對1998年美國家戶調查進行的分析顯示,樣本中的單身者,比已婚者更有機會體
驗到個人成長;衡量方式為他們如何看待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以及他們對新體驗的想法。
換句話說就是,親密關係有其益處,但單身也同樣有益處。
狄保羅表示,「單身者全都悲慘、寂寞……一心只想擺脫單身等看法,都只是迷思。」
關掉交友軟體,和自己來一次約會吧。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1192
P.S.
[新聞] 超單身社會來襲!你不能不知道「單充」這個名詞
2018-08-18 02:21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即時報導
昨天是七夕情人節,處處可見鼓勵人們成對成雙的「脫單」廣告。然而在現實社會,「超
單身社會」已然逼近。根據統計,台灣15歲以上的單身人口直逼一千萬人,在無可避免的
「超單身社會」,人人都要做好「單充」的準備。
日本超大型廣告公司博報堂「單身活動系男子研究計畫」負責人荒川和久,是日本單身研
究的權威。他在新書「超單身社會」中指出,根據2017年的統計,日本15歲以上的男性
23%未婚、女性有14%未婚;預計在2035年,日本將有逾半人口是單身。「超單身社會」所
形成的獨居老人、孤獨死現象,將成為政府必須解決的問題。
荒川在書中打破未婚是社會亂源、九成未婚女性想結婚、單身必定不幸等單身迷思,並提
出一個新名詞「單充」—將單身生活過得很充實。此一名詞因為藝人中川翔子在推特上使
用,近年在日本爆紅,逐漸取代了「敗犬」、「孤獨死」等負面的單身詞彙。
他指出,不只是不婚浪潮,包括少子高齡化、熟齡離婚,都是把社會推向「超單身」的力
量。每個人不論有無結婚,未來都可能變成單身,因此終其一生都要有「單充」的心理準
備,擁有一個人獨立生存與生活的能力。政府也要努力打造共享經濟、共享宅等社會結構
與公共設施,為「超單身社會」做好「單充」的準備。
「超單身社會」也正逐步改變民眾的消費型態。荒川指出,日本擁有5萬家超商,背後主
要的消費力量來自迅速成長的單身男性。未來超市或超商甚至可以發展「共享廚房」,讓
單身顧客購買食材後,一起下廚分享,創造出介於內用和外帶之間的新需求。
荒川認為,所謂的「超單身社會」,不是要讓個體斷絕與他人的關係,而是重新打造一個
擺脫傳統家庭、地區和公司的舊有關係,創造出家庭、地區和社會的新型共同體;「讓每
個人在建立相互關係的同時,彼此獨立」。
https://udn.com/news/story/7270/3316084
--
小孩是夫妻一起養的! 怎沒<雙姓>? 合理嗎??? 夫妻一起出錢買房 都還有<聯名>!!!
1. 臉書創辦人祖克柏夫妻的女兒《雙姓》。 2.《黑天鵝》娜塔莉·波曼的子女《雙姓》。
3.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女兒雀兒喜的子女《雙姓》。 4. 影后妮可基嫚兩個女兒《雙姓》。
5.《鐵達尼號》女主角凱特溫斯蕾生子 小孩從《母姓》。 http://tinyurl.com/lwmfojf
[新聞] 照顧年邁爸媽 <女兒>多過兒、媳 2013/06/16 http://tinyurl.com/ltbrghb
[大陸新聞] 不想被束縛 剩(盛)女不婚主義崛起 2017/3/8 http://tinyurl.com/y9gqaqmz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egimen/M.1534065467.A.B01.html
※ sony577:轉錄至看板 elderly 08/12 17:18
※ 編輯: sony577 (36.228.228.206), 08/20/2018 01:08:47
推
08/20 15:56,
7年前
, 1F
08/20 15:56, 1F
→
08/20 15:56,
7年前
, 2F
08/20 15:56, 2F
→
08/20 22:33,
7年前
, 3F
08/20 22:33, 3F
→
08/23 14:45,
7年前
, 4F
08/23 14:45, 4F
→
08/23 17:46,
7年前
, 5F
08/23 17:46, 5F
→
08/23 17:49,
7年前
, 6F
08/23 17:49, 6F
→
08/23 17:51,
7年前
, 7F
08/23 17:51, 7F
噓
08/24 14:16,
7年前
, 8F
08/24 14:16, 8F
→
08/25 06:46,
7年前
, 9F
08/25 06:46, 9F
噓
08/30 02:00,
7年前
, 10F
08/30 02:00, 10F
噓
08/30 02:03,
7年前
, 11F
08/30 02:03, 11F
Divorc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兩性男女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