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知恩行善已刪文

看板Broken-heart (心碎)作者 (part 2)時間2年前 (2022/06/14 22:3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人不施恩,何來福報?人常行善,何來災殃?】 恩情不分大小,別人的每一份恩澤,我們都必須永遠牢記在心裡,當我們有能力回報 的時候,就一定要全力相報。 人活一世,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知恩而感恩,方為成人。 我們都要有感恩之心,那些對於我們有幫助的、給過我們溫暖的,都不要忘記,要懂 得報答他們,時刻記得他們的好。 在《佛本生故事》中有一則《樵夫與熊》的故事:有一個樵夫上山去森林中伐木。等 伐完木要回家時,天上下起 大雨,而他在風雨中迷了路,怎麼也走不出森林。最後他走 進了一個山洞裡,想躲避風雨取取暖。可是讓他感到恐懼的是,山洞裡竟然有一隻大熊。 樵夫非常害怕,驚慌失措地轉身想跑。沒想到,熊卻口吐人言,溫和地說:“你不必 害怕,我不會害你。這山洞很溫暖,你可以放心住在這兒。” 樵夫看到熊的態度的確很和善,便打消了疑慮,在洞中住了下來。 大熊還找來野果、山泉給樵夫充飢解渴。 雨停之後,樵夫準備回家去。大熊把他送出洞,給他指明了回家的道路,又懇切地對 他說:“我乃待罪之身而今轉世為畜生,人類是我的冤家,如果有任何人向你問起,就說 沒見過我。你一定要記住我的話!”樵夫回答道:“放心,你對我有恩,我絕不會出賣你 的。” 當樵夫走在路上時,遇見了幾個獵人。獵人問他:“你從哪裡來?可曾見到過野獸? ” “我曾經在山上見過一隻大熊,不過,大熊對我有恩,我向它保證過,絕不出賣它, 所以我不能說出它藏身的地方。”樵夫回答。 有一個獵人就勸他說:“如果你告訴我們熊在哪兒,給我們指路,等我們把熊打死, 一定多分些肉給你。這可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錯過了就沒有了。 ” 樵夫猶豫了一會兒,終於經不起誘惑,於是就把熊的住處告訴了獵人。樵夫全然不顧 當初的誓言,把熊的恩德全拋到了腦後。 獵人們殺死了熊,並按事先說好的,分給樵夫許多熊肉。樵夫剛伸出手想去取肉,可 是他的兩隻手忽然自手肘上掉了下來。獵人們看到這種情景,驚得目瞪口呆。樵夫痛苦之 極,後悔不已地說:“這都是我恩將仇報的結果啊,想當初熊對待我有如同父親對待兒子 一樣的恩情,可我卻背信棄義害了它,我真是罪有應得啊!”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故事中,大熊是施恩者,樵夫是受恩者,當樵夫受到大 熊的照顧之時,無疑他的內心是充滿感激之情的,他的心中也一定會產生一些美好的願望 希望自己能夠為大熊做一些奉獻,能夠報恩,所以他在遇到獵人的誘惑之前還是一個有良 知的人。可惜的是,在利益面前,他的那微弱的良知被泯滅掉了,雖然猶豫不決但他還是 出賣了大熊,從而違背了自己的誓言,也違背了自己做人的良知和道德,而這樣的結果, 可想而知是多麼悲慘的! 由這個故事,我想起了曾經在報紙上看到的一則新聞:有一位姓張的老漢承包了一所 中學的食堂,六年中,他為80多名貧困生提供了免費餐,其中有77人最後走進了大學校門 。但是令人感覺到有些難以接受的是:後來,這70多名大學生中居然沒有一個以任何方式 對張大爺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令張老漢打心底里感到遺憾。 很久以前,有一個農夫在荒地上開墾荒地。犁地時,農夫看見地上有一塊石頭,他想 挪開這塊石頭。正打算找人來幫忙,卻見一個老翁忽然出現。老翁對他說,願意出萬兩黃 金買這塊石頭。 農夫聽了很是驚訝,詢問老翁為什麼要花高價買下這塊石頭。 原來這老翁是位仙人,這塊荒地曾經是一座佛寺。當年,建造佛寺的時候,缺一塊地 基石。於是老翁毫不猶豫地將這塊傳家寶捐了出去,用於建寺。 佛陀感恩老翁捐贈傳家寶的善舉,於是決定報答他。老翁去世後,往生天界,位列仙 班。這農夫挖石頭的時候,正好被老翁用天人看見了。老翁於是下界來想要保住石頭。這 塊石頭是他昇仙的信物,更是給他帶來福氣的寶物。 當老翁舍出這塊石頭的時候,沒有想到日後會得到這麼大的福報,這就是施恩得福報 。 積善便可得福報,福報大的人在現世中體現為有健康的體魄,平步青雲的事業,美滿 的婚姻家庭,有兒孫承歡於膝下,事事得心應手,事事順遂,順緣多於逆緣等等。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是站在受施者的立場,我們要對曾經給予過我們 幫助的人心懷感恩,當別人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我們也要伸出援手,將善心傳遞下去。 從布施者的立場來看,我們需要記住這句話:施恩莫圖報。施恩不圖報,無求而自得 。 在生活中,有很多慈善家做善事,連受恩對像是誰都不知道,他們做善事不圖回報, 只求自己心安;也有一些人,做了一點點好事,就到處宣揚,生怕別人不知道。只要別人 不感恩,心裡就記恨對方。 心裡有利可圖,這樣的施恩不是真正的施恩。 達摩祖師從印度來到中土,梁武帝很快召見了他。梁武帝問:“我即位以來,建廟修 廟,誦經供佛,供養僧人無數。請問我有什麼功德呢?” 達摩回答:“無功無德,就像影子,你說他有,他就沒有。”梁武帝聽了,很不開心 ,又問達摩:“怎麼才算有功德呢?”達摩回答:“要潔淨完滿的得道者才有,但是世間 很少有這樣的人。” 梁武帝聽了,心中很是不愉快,就把達摩趕走了。 後來,梁武帝結識了誌公大師,想起來曾經和達摩祖師的對話,說:“我虔誠供養三 寶,建廟修寺,但是達摩卻說我沒有積累功德。這是為什麼呢?” 誌公大師回答:“皇上,您本來是有功德的,但是老是掛在嘴上,要人稱讚,這就是 刻意貪求功德,功過相抵,那也就沒有了。” 聽了誌公大師的話,梁武帝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真的趕走了一位得道高僧。 無私的奉獻是最稀有也是最珍貴的,一個懂得施恩惠給別人而又不求回報的人才是偉 大的。如果一個人給予別人恩惠是為了回報,那這個人不是無私的人,他幫助別人的本意 也變了質。 正所謂“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不經意間種下的善因,終有一天會結出善 果。古人主張行善不欲人知,你暗暗裡做好事、積陰德,雖然沒有人知道,但卻是真實的 在積累和增長。 曾子說: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 你行善、積德,就算福還不到,禍卻已經遠去了。而福氣,早晚也會來的,來得越晚 ,福氣就越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78.93.15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roken-heart/M.1655217577.A.A40.html

06/15 07:18, 2年前 , 1F
請您補充和心碎有關之觀點 否則板規處理
06/15 07:18, 1F
文章代碼(AID): #1Yg9sff0 (Broken-heart)
文章代碼(AID): #1Yg9sff0 (Broken-heart)